伊甘莊園

伊甘莊園

Saluces伯爵,從此伊甘酒莊歸入de der der

莊園介紹

伊甘莊園伊甘莊園
伊甘莊園(Chateau d'Yquem)坐落於法國波爾多的蘇玳產區,這個產區與巴薩克產區一樣均以盛產卓越的甜白葡萄酒而聞名於世。值得注意的是,在因參與了1855年分級評選而入圍的21款甜白葡萄酒中,伊甘莊園憑藉著其出色優異的品質,成為了1855年波爾多葡萄酒評級時"五大"之外唯一的頂級葡萄酒,其貴腐甜酒堪稱世界第一。

莊園等級

蘇玳和巴薩克列級酒莊優等一級酒莊 [Premier Cru Supérieur]

莊園歷史

伊甘莊園伊甘莊園
伊甘莊園(Chateau d'Yquem)位於Sauternais的丘坡上,從路上遠遠就能望到莊園風格獨特的城堡。自莊園望去,四面全是延綿的葡萄園,以及南西北相毗鄰的一級酒莊(Premier Crus Classes),諸如Chateau Guiraud,Chateau Lafaurie-Peyraguey以及Chateau Rieussec等等,他們一起構成了蘇玳產區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據詞源學家考證,伊甘一詞最早來源於十世紀日耳曼語中的aighelm,意為擁有尖頂頭盔的人。伊甘酒莊是波爾多歷史最悠久的酒莊之一。最開始為阿基坦公國( Aquitaine)的 Eleanor女爵所有。1137年,女爵與法國的王儲路易斯(Louis Capet)也就是之後的法王路易斯七世結婚,莊園也隨著阿基坦公國一起加入了法國。遺憾的是,這段婚姻僅僅持續了15年的時間就宣告瓦解了。1154年,Eleanor女爵與英國國王亨利二世( Henry II )再婚,伊甘領地隨之歸屬英國皇室。直至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伊甘莊園復回法國懷抱。
1593年,貴族後裔Jaques Sauvage受封獲得伊甘領地。根據紀龍德省志記載,那時伊甘莊園及周圍的莊園已經在種植葡萄,用晚收葡萄釀造甜酒。Sauvage家族修建了古樸宏大的伊甘城堡,陸續將酒莊周圍的葡萄園購入氅下,初步建成延續至今,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伊甘莊園。Sauvage家族代代相傳,精心管理龐大酒莊。
1785年,Françoise-Josephine de Sauvage d’Yquem嫁給Luis Amedée de Lur Saluces伯爵,從此伊甘酒莊歸入de Lur Saluces 家族。新婚三年,夫婿逝於不幸,Françoise-Josephine Josephine接過家族產業管理。歷史賦予這位伊甘女士展示出色管理天賦的機會,Françoise-Josephine 承先啟後,拓開伊甘酒莊最絢麗的一段歷史。當時的伊甘甜白酒廣為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鑑賞家欣賞,包括美國開國元勛,第三界總統托馬斯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Françoise-Josephine的家族領袖天賦在法國大革命時發展到極致,在眾多皇家貴族在革命中斷送身家性命時,她不僅將家族產業原封不動地保持住,而且將酒莊發展得更加輝煌。1851年,Françoise-Josephine 女士去世,四年之後是聞名的1855年波爾多分級 (1855 Classifications) ,伊甘酒莊在分級中是唯一一個優等一級酒莊(Premier Cru Superieur),這也是對“伊甘夫人” 一生管理酒莊成就的最高褒獎。1855年分級使伊甘酒莊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絢麗時代,從歐洲的王宮貴族,俄國皇親國戚,到日本皇族,紛紛斥巨資爭購伊甘甜酒。
伊甘莊園伊甘莊園
戰爭結束後,Bertrand de Lur Saluces 侯爵接手酒莊管理。在他管理的半個世紀中,伊甘莊園再顯輝煌。當時,波爾多各酒莊懂得如何開拓國際市場的人極少,Bertrand de Lur Saluces侯爵與幾位同仁共同創建以品酒為主要市場策略的紀龍特省特級酒莊聯合會(Union des Crus Classes de la Gironde),親自擔任會長長達四十年。1966年,膝下無子的Bertrand de Lur Saluces 將酒莊管理權交給弟弟的兒子Alexander de Lur Saluces伯爵。
1999年,經過長時間收購股份,LVMH集團獲得控制伊甘酒莊的絕大多數股份,成為酒莊的新莊主。2004年5 月,Alexander de Lur Saluces伯爵退休,擁有伊甘酒莊235年的de Lur Saluces 家族正式將管理權交給LVMH集團。白馬莊園(chateau cheval blanc)總管皮埃爾路赫接任伊甘酒莊總管,是這個古老酒莊四百年來第一次由家族擁有轉為家族與大型集團共同擁有。然而伊甘家族一絲不苟地認真釀高品質酒,以酒維護聲譽的悠久傳統仍將作為酒莊今後經營的核心。

莊園概況

伊甘莊園葡萄園伊甘莊園葡萄園
伊甘莊園總共擁有葡萄園113公頃,其中的100公頃主要用於葡萄的種植,產量很小。葡萄園內土壤複雜多樣,表層是薄薄的一層碎石與沙子土,下面是一層粘土與更深的整石灰岩,主要種植賽美容長相思,比例為80%與20%。葡萄樹齡只要達到45年就會砍掉,休耕3年,待地力恢復後再種植。目前,葡萄樹平均年齡為25年。幾個世紀以來,葡萄園的每粒葡萄都是手工選擇採摘,只採霉變葡萄,如此反覆多次。遇到未出現貴腐霉的年份,伊甘酒莊為保證質量,會宣布不生產正牌酒。
用貴腐霉侵蝕過的葡萄釀酒是伊甘酒莊的創舉。1847年,莊主打獵遲歸 (一說訪俄遲歸),錯過了葡萄採摘季節,葡萄已霉變。莊主報著試試看的心理釀酒,竟然發現此酒口味更加甜美。從此,伊甘酒莊就故意晚些採摘,待貴腐霉侵蝕後再釀酒。伊甘酒莊在歷史上有兩筆著名的交易:熟知法國酒的美國第二任總統傑弗遜的大宗訂購,以及沙皇兄弟對酒莊1847年貴腐霉酒的天價訂購。

釀造工藝

伊甘莊園伊甘莊園
從葡萄園管理到葡萄酒入窖封藏,伊甘葡萄酒的生產過程以“挑剔”二字來形容毫不為過。以近乎繁瑣的葡萄採收為例,伊甘莊園僱傭大約140人的採收隊伍,分成四組同時進行作業,而且每次只能逐粒(而不是成串)挑選那些感染貴腐黴菌(Botrytis cinerea)的葡萄,並且依照感染貴腐的程度分屬到不同的籃子。如果上午採摘的葡萄糖份過高,還需要摘一些不完全貴腐的葡萄以平衡酒的酸度。夜晚和早晨的濃霧,下午的陽光和乾燥空氣,為貴腐霉發展提供了最佳條件,黴菌絲穿透葡萄皮,水分蒸發,葡萄汁濃縮,糖度增高,香味增濃。由一粒葡萄感染貴腐菌至“感染成熟”往往費時一到兩個月,所以採收的次數也要隨之增加,每年約在六至十次之間,採收之後還會再次進行篩選。倘若離開貴腐黴菌,Chateau d'Yquem也將黯然失色。
伊甘酒的釀造工藝極為複雜,平均每棵葡萄樹收穫的葡萄只能釀出一杯酒,而且要趕上風調雨順的年景、經過多年培養才能品嘗到這種氣味特別芬芳的甘釀。葡萄酒入窖封藏要遵循嚴格的工藝,封入新造的橡木桶中培養三年。而每周都必須將木桶中的酒加滿,並經常換桶,自然蒸發量高達二成。培養期滿裝瓶前,還要進行嚴格檢查。伊甘莊園始終以延續四個世紀的嚴格管理傳統為理念,在無法釀甜白酒的年份,便不出甜白酒,確保伊甘酒的品質和聲譽。歷史上有些年份是沒有出伊甘甜酒的,二十世紀便有九個年份,1910, 1913,1930, 1951, 1952, 1964, 1972,1974和1992年。
正如莊園名譽總裁Alexamdre de Lur Saluces伯爵在評論伊甘甜酒時說的那樣“你只有接受失去的一切才能得到一切。” 不僅僅是酒,任何高品質的物質,甚至生活也如此,只有丟掉差劣,才能得到最佳。

品鑑記錄

莊園品牌

伊甘莊園正牌伊甘莊園正牌
伊甘莊園正牌: Chateau d'Yquem
伊甘莊園副牌伊甘莊園副牌
甘貴腐甜酒耐久藏,歷經百年而更甜美。由於甜葡萄需發酵溫度低時間長,伊甘酒莊的酒要6年後才上市,例如,伊甘2001年底推出的是1996年的酒。
伊甘甜酒價格昂貴,經常超過波爾多五大名莊。其拍賣價更是驚人。90年代曾有一瓶1784年傑弗遜酒被拍賣,價格約合50萬人民幣。
最佳年份:1811、1847、1988、1997、2001、2002、2005、2008、2009、20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