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原教旨主義這個概念最早以基督教為背景。一戰以來,西方尤其是美國基督教新教中一些自稱為保守的神學家,為反對現代主義,尤其是反對《聖經》考證學,形成了這一神學主張。《大英百科全書》認為原教旨主義有兩層意思:(1)它是一種保守的基督教思想,它抵制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期很有影響的自由主義或現代主義的神學傾向;(2)它是一種有自己的組織和機構的保守運動,旨在宣傳原教旨主義的五個基本要點。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它們是構成真正基督教信仰必不可少的成分。中國學術界將Fundamentalism一詞用於基督教時,稱為基要主義;用於伊斯蘭教時,稱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近年來,由於其他宗教也出現了Fundamentalism的宗教現象,故國際學術界和傳播媒介把這種宗教現象通稱為原教旨主義。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性質

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中出現的一股主要思潮。

起源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18世紀中葉,以阿拉伯半島的宗教改革領袖阿卜杜勒·瓦哈比為代表的復古主義思潮及其所領導的瓦哈比運動(即復古主義運動)為主。

背景

一、中東各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問題與挫折使伊斯蘭復興主義全面興起。
二、原教旨主義對本土傳統文化和宗教價值觀的高揚在伊斯蘭世界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三、伊斯蘭文明受到西方文明衝擊從而產生對立衝突的結果。
四、中東和平進程遲滯不前的產物。
五、大國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擴張導致了反抗外來壓迫的民族激進主義潮流。

內容

現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1、宣揚伊斯蘭原教是一種包容一切的宗教,是“理想的社會制度,完備的思想體系和廣泛的生活法典”。伊斯蘭的文明和精神價值是永恆的,它適用於一切時代,可以解決時代提出的一切問題。穆斯林應珍惜伊斯蘭文化遺產和傳統並以此來解決各種現實問題。2、主張恢復早期的伊斯蘭神權政體,建立公正、聖潔的伊斯蘭社會。3、要求採取一切措施,純潔和淨化伊斯蘭信仰,確立以《古蘭經》和《聖訓》為基礎的伊斯蘭法典至高無上的地位。

實踐

70年代以來,以伊朗伊斯蘭革命為主導,在穆斯林世界掀起了一場以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為主要傾向的伊斯蘭教復興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各穆斯林國家的原教旨主義者追求的具體目標不同,鬥爭手段氛圍暴力和和平兩種。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
伊朗、蘇丹、倒台前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

根源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出現反映了廣大穆斯林國家和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干涉,維護伊斯蘭國家獨立的願望以及穆斯林民眾對本國政局動亂、經濟困難、貧富懸殊現狀的不滿;試圖從伊斯蘭教內部探索新的“倫理、道德價值”,希望藉助伊斯蘭教古老的教義來解決現代的社會、經濟問題,尋求新的出路和思想傾向。

評價

一位西方伊斯蘭問題研究專家說:“一個新的幽靈正在從北非地中海沿岸到印度洋這片廣闊的大地上遊蕩。它使一切反對者心驚膽戰,也使一切擁護者興高采烈。這個幽靈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南京大學蔡佳禾博士說:“這是一場沒有統一模式的運動,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國家中,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會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其前景的不可預測性,大大的增加了世人對它的關注,因為它對世界各國都會產生複雜的衝擊和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