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六書

伊斯蘭六書

伊斯蘭六書,主要內容括伊斯蘭教的教育宗旨、教旨含義及其教義學、性理學、哲學、歷史,以及天道五功,人道之責。

圖書目錄

《伊斯蘭六書》中國伊斯蘭教義學著作。達浦生阿訇著。成書於1945年。因該書由6卷組成,故名。全書約30萬字,其卷目是:卷1“伊斯蘭教泛論”,4章1O節,論述伊斯蘭教認主順聖的重要性,卷2“伊斯蘭教教旨”,5章24節,闡釋伊斯蘭教的本體論,卷3“伊斯蘭教中心”,3章10節,介紹伊斯蘭教關於“知”、“行’、“誠”、“信”關係的主張,卷4“伊斯蘭教天道與人道”,2章12節,闡述伊斯蘭教功修、典禮的要義;卷5“明真辟異”,6章15節,論述伊斯蘭教的正統教理,反駁異端邪說,卷6“宗教與科學”,5章12節,論宗教與科學相輔為用的思想。作者說,前三卷為窮理盡性之學,後3卷為修齊治平之訓。

主要內容

該書言簡意賅,主要內容包括伊斯蘭教的教育宗旨、教旨含義及其教義學、性理學、哲學、歷史,以及天道五功,人道之責。並由“倌源六德”、“信行合一”論講到伊斯蘭教的宇宙論、創世論、因果論和兩世觀。同時還涉及到不少現代科學、哲學人類學宗教學的有關知識。書中引用《古蘭經》、聖訓的明文,論述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和教理精神,提出伊斯蘭教是“天人合德”、表里同歸的宗教,次及人類所以有別於動物者,並非階段之差異,而為性質之不同。書中對自然界的現象亦有論述,認為萬物的變化無不有其因緣。

編輯過程

該書系作者於1939—1942年在甘肅平涼私立伊斯蘭師範學校兼授伊斯蘭教義學課程時所編寫的講義。歷時4載撰成4卷,復增寫後兩卷,遂成體系。1945年4月脫稿後,作者仍覺“草率成編”,終未付印出版。《伊斯蘭六書》是一部系統論述伊斯蘭教學理的專著,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反映了近現代中國伊斯蘭教學術文化發展的一個側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