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民主參與動力研究

這一部分的主要任務是企業民主參與動力的理論建構。 第二部分為制度分析,是本書的第5章和第6章。 本書通過對67家企業的近800名員工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了解了中國企業民主參與制度的運行狀況。

圖書信息

書 名: 企業民主參與動力研究
作 者:詹婧 
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ISBN: 9787563818099
開本: 16開
定價: 27.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的邏輯結構可以分為以下3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理論基礎,在第2章至第4章加以闡述。這一部分的主要任務是企業民主參與動力的理論建構。本書從經濟學的視角,採用勞動關係的系統分析理念,藉助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博弈論方法以及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等對企業民主參與的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進行了理論分析,重點闡述了外部動力的因素和運轉機制、內部動力的產生機理和作用方式以及內外部動力的結合作用等問題。
第二部分為制度分析,是本書的第5章和第6章。本書採用制度經濟學的歷史分析方法和比較分析方法,對中國企業勞動關係的發展和民主參與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回顧;對國外典型的民主參與模式進行了介紹,主要包括美國模式、日本模式、德國模式、西歐模式和世界員工參與發展史上不可忽視的前南斯拉夫改革。實際上,本部分的重點並不是對歷史的簡單回顧和國外模式的介紹,而是從中國企業民主參與的歷史發展中深入分析其產生、發展、高潮和衰落各階段的動力和阻力因素;從對國外模式的比較和分析中,找出國外企業民主參與發展各具特色同時又存在一定規律的動力作用機制,以供中國企業發展民主參與借鑑。
第三部分是實證依據,是本書的第7章。本書通過對67家企業的近800名員工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了解了中國企業民主參與制度的運行狀況。通過問卷,主要考察了員工對目前中國企業民主參與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的評價,員工的參與層次和參與的主要內容等問題。在其後的訪談中,進一步了解了員工對企業民主參與的具體看法和態度,並重點訪談了激發員工參與的主要動力原因以及影響員工參與積極性的主要阻礙力量。這一部分的實證調研為前兩個部分的理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理論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本書導出了結論並提出了參考性的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詹婧,女,1981年9月出生於長沙,1999年考入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3年繼續在本院攻讀勞動經濟學碩士研究生,2005年考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師從楊河清教授,攻讀勞動經濟學勞動關係方向博士學位。2008年畢業留校任教,主講《勞動關係》、《勞動爭議處理》、《勞動關係專業外語》、《社會學》等課程。主持和參與課題7項,已出版著作1部,參與出版教材和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對象及視角
1.3 國內外的研究狀況
1.4 研究的技術路徑與方法
1.5 可能的創新點
2 企業民主參與存在和發展的理論說明
2.1 經濟民主理論
2.2 利益相關者理論
2.3 人力資本理論
2.4 行為科學理論
2.5 社會正義與自由福利觀
2.6 小結
3 企業民主參與的外部動力——促進性動力
3.1 外部動力的要素分析
3.2 外部動力束的作用機理
3.3 企業民主參與的外部阻力
3.4 小結
4 企業民主參與的內部動力——根源性動力
4.1 企業民主參與的內部動力源
4.2 參與主體對民主參與成本收益的判斷
4.3 企業與員工在民主參與中的博弈
4.4 企業民主參與發展的內生阻力——集體決策的陷阱
4.5 小結
5 中國企業民主參與制度歷史變遷中的動力解析
5.1 中國企業勞動關係環境的演變
5.2 中國企業民主參與制度的演變及各時期的動力分析
5.3 轉型期中國企業民主參與變遷的動力分析
5.4 小結
6 西方國家企業民主參與的發展經驗和動力比較
6.1 西方國家企業民主參與的源起和發展
6.2 典型國家的企業民主參與制度比較
6.3 西方國家企業民主參與發展的動力及其對中國企業的啟示
6.4 小結
7 完善中國企業民主參與動力機制的若干問題與改進策略
——基於67家企業的實證支持
7.1 實證研究設計
7.2 問卷分析
7.3 討論和結論
8 結論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A:企業調查問卷
附B:員工調查問卷
附C:訪談提綱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