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信系統

企業徵信系統

企業徵信系統開發是在人民銀行總行的直接領導下,對原有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進行的升級改造。 該系統主要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採集企業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機構的借款、擔保等信貸信息,以及企業主要的財務指標。

企業徵信系統開發是在人民銀行總行的直接領導下,對原有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進行的升級改造。通過對信貸管理系統的改造,通過信貸管理系統採集數據,自動生成上報檔案,向人民銀行總行的徵信服務中心直接報送數據,擴充信息量,提高了數據上報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1992年人民銀行深圳分行適應企業多頭貸款和銀行打破專業分工後對貸款信息共享的需要,推出貸款證制度,這項制度1996年推廣到全國。1997年開始研究將紙介質的貸款證電子化,推廣使用貸款卡,建立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2000年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實現各省內金融機構聯網,2002年建成地市、省市和全國三級資料庫,全面投入運行。
該系統主要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採集企業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機構的借款、擔保等信貸信息,以及企業主要的財務指標。截至2006年4月底,系統收錄了借款人462萬戶,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6.3萬億元,占全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的88.34%(剔除個人消費貸款),基本涵蓋了全部企業貸款。
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在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500家金融機構信息監督員問卷調查匯總,2005年共受理企業信貸申請66萬筆,金額4.1萬億元,通過系統查詢,拒絕信貸申請1.8萬筆,金額1040億元,占申請貸款額的2.54%。
2005年人民銀行啟動企業徵信系統升級工作,年底順利實現主要商業銀行聯網試運行,並在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四省市提供實時查詢服務,近期將實現全國所有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全國聯網運行。新系統實行全國集中建庫,各金融機構一口接入,從而實現了全國所有金融機構在全國範圍信息共享。新系統的數據採集項由原來的300多項擴展到800多項。
目前,人民銀行正在通過改進支付工具為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採集企業之間的商業信用信息創造條件;通過採集尚未與銀行發生信貸關係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推動建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通過與相關政府部門的積極協調,儘快採集稅務、法院、環保等信息。同時,擴大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服務範圍,為企業之間商業交易服務,為金融監管、巨觀調控服務,為相關政府部門履行監管職責服務。
金融機構在受理企業貸款申請時,需查詢企業徵信系統,了解借款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信用狀況。隨著徵信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徵信系統在幫助金融機構防範信用風險,提高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促進信貸市場發展,擴大信貸範圍,促進消費增長;加強金融監管和巨觀調控,改善金融環境等方面的功能日益顯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