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

仿瓷餐具

仿瓷餐具,即密胺餐具,是一種以樹脂為原料加工製作的外觀類似於瓷的餐具,比瓷堅實,不易碎,而且色澤鮮艷,光潔度強。仿瓷餐具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鑄模而成,合格產品合成後性狀較穩定,但劣質產品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樹脂很不穩定,特別是在高溫下,很可能釋放三聚氰胺分子。如果經常把盛放食品的劣質密胺塑膠放進微波爐加熱,危險性很高。另外,密胺塑膠還可能釋放甲醛,甲醛對兒童的危害更大。

特點

1、耐溶劑性能優異;
2、製品表面具有平整、無毒、無味、耐摔、能自動熄滅電弧等特性;
3、款式多樣、易於清潔、結實耐摔,廣泛套用於餐具、日常生活用品件等方面。

技術指標

(圖)仿瓷餐具仿瓷餐具

經濟指標:1、蒸發殘留:≤10mg/l; 2、高錳酸鉀消耗量:≤10mg/l; 3、甲醛:≤30mg/l ;4、65%乙醇脫色試驗:呈陰性;5、製品耐熱、抗沖、抗彎等性能及衛生指標能滿足GB9690—88、QB1999-94的要求。

由於密胺塑膠製品實際固化程度與理論固化程度的差異以及受酸、鹼、脂、醇、和長期受熱的影響,密胺塑膠製品在使用一定時間後,製品表面經摩擦易形成一層褐色的斑狀痕跡,從而影響了製品的外觀,阻礙了密胺塑膠製品的套用推廣。故將開發的耐溶劑型密胺塑膠產品技術性能達到:1、高錳酸鉀消耗量(Mg/L):≤3;2、製品耐熱、抗沖、抗彎等性能及衛生指標能滿足GB9690—88、QB1999—84的要求;3、可提取甲醛≤1.0mg/l。

安全隱患

(圖)工商部門檢查仿瓷餐具工商部門檢查仿瓷餐具

中國對仿瓷餐具的製作工藝有專門的標準要求,規定必須以密胺粉(即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基材、以a纖維素為基料製作。按國家規定工藝標準製作的仿瓷餐具耐高溫高濕、耐溶劑、耐鹼性都比較好,但目前市場上以脲醛樹脂代替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基材製作的劣質仿瓷餐具較多。脲醛樹脂是由尿素和甲醛溶液在鹼或酸催化下進行縮聚反應製得,會發生水解,進而釋放甲醛氣體,且水分越多、酸性越強、溫度越高,其水解程度越嚴重,釋放的甲醛氣體也越多,因此使用脲醛樹脂製作的餐具對人體是有害的。

用三聚氰胺作為原材料生產仿瓷餐具是一種成熟的工藝,雖然三聚氰胺被認為有輕微毒性,但是在與其他材料一起進行聚合反應後,製成的產品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其物理和化學特性都與小分子三聚氰胺不同,也不含有毒性。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三聚氰胺也有可能出現,而是否會出現三聚氰胺完全取決於生產工藝,採用不合格工藝生產出的劣質仿瓷餐具就會殘留三聚氰胺。此外在高溫狀態中,仿瓷餐具也容易釋放三聚氰胺分子,因此仿瓷餐具一般不適合高溫蒸煮或用於微波爐烹調。

專家觀點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敏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苑會林都表示,合格的密胺餐具作為一個成品,本身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因為用三聚氰胺做原材料生產仿瓷餐具,是一種成熟的工藝。雖然三聚氰胺單體被認為有輕微毒性,但在與其他材料一起進行聚合反應後,成品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並不含有毒。陳敏說,仿瓷餐具是否會出現三聚氰胺,完全取決於生產工藝。劣質的仿瓷餐具才會殘留三聚氰胺。
河北師範大學化學系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魏雨介紹,仿瓷餐具又稱密胺餐具,主要是三聚氰胺和甲醛樹脂的聚合,雖然三聚氰胺是允許使用在食品容器、包裝材料之中,且質量較好的仿瓷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般情況下是穩定的,但在高溫或者強酸、強鹼的環境中,可能釋放微量三聚氰胺分子,並遷移到食物中去。魏雨教授稱,三聚氰胺不溶於水,並且仿瓷餐具在高溫下釋放的三聚氰胺量微乎其微,不必談仿瓷即色變。專家建議,消費者應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有QS標誌的合格產品,同時,謹記仿瓷餐具不適合高溫蒸煮,不能用於微波爐加熱,儘量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鹼性食物。

使用注意事項

仿瓷餐具工商部門檢查仿瓷餐具

為了您的用餐安全,在選購餐具時,要到正規商場和超市購買,儘量選擇質量合格的仿瓷餐具;看餐具是否有變形等現象;兒童不要使用顏色鮮艷的仿瓷餐具,特別是里側印花的,應儘量挑選淺顏色的仿瓷餐具。
合格的仿瓷餐具能放在冰櫃里,也可沸水蒸煮,安全性較高。使用仿瓷餐具時,儘量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油性、鹼性食物;特別不要將含油較多的食物放在仿瓷餐具中用微波爐加熱,防止釋放出有毒物質。
剛買的仿瓷餐具,應在沸水裡加醋煮兩三分鐘,或者常溫下用醋浸泡兩個小時,讓有害物質儘量釋放出來,煮餐具的水切記要倒掉。清洗仿瓷餐具時要用柔軟的抹布,而百潔布、去污粉等易擦劃餐具表面,更易受污染,最好不要選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