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雁

1985年1月,在歷時近一年,行程2萬多公里,途經22個省、市、自治區之後,任佳雁的環繞中國邊疆之行圓滿結束了。 1985年,任佳雁再次背上行囊,向騰格里沙漠進發。 可是讓任佳雁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荒無人煙、乾燥無比的大沙漠裡走到第5天時,所帶的食物和水已全部吃完。

任佳雁,男,生於1963年,漢族,遼寧省鳳城市人。
1984年環繞中國邊疆22個省、自治區,行程27000餘公里,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環繞邊疆探險者。1989年攀登海拔8012米的喜馬拉雅山和7111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峰,被譽為“雪域雄鷹”。1999年徒步萬里黃河,從入海口溯源而上,途經7個省、2個自治區,歷時239天,行程上萬里,到達黃河源頭,歷盡艱辛拉下黃河全程圖片3000餘張,被譽為“黃河之子”。2000年任佳雁將精選出的200幅圖片製成展板帶到祖國首都,在清華、北大等各大、中、國小校園、企、事業單位展出、講座。他的圖片加之做人的品格得到首都各界高度評價和歡迎。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教育台、北京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環境報、中國法制日報、現代教育報等各大煤體都對他的事跡做了專題報導。2001年3月,參加綠色申奧宣傳活動,為綠色奧運獻一份力量。至今去過北京、西安、蘭州、瀋陽、上海、天津、內蒙古、大連等地千餘所大、中、小院校和企、事業單位。
2008年2月,作為全國環保NGO(非政府組織)代表參加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
2008年6月5日徒步3個月考察近千公里的鴨綠江流域(入海口至源頭)。了解水污染狀況和生態環境狀況,為家鄉丹東母親河的生態建設盡一已之力。
200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與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參加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遼河行)採訪與考察。
任佳雁語:用自己的精神,走風雨人生路!我是一名百姓,沒能力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我願用我靈魂和雙腳去尋求一個森林綠草中的小路,清澈見底的小溪,人和動物和睦相處,閒暇的時候自己在想,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山川、森林、泉水、動物,我想信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生 機……。
他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丹東人:20歲那年,他騎腳踏車環繞中國邊疆之舉,由此開啟了他致力環保的探險之旅,在隨後的幾年間,他徒步穿越中國第二大沙漠騰格里沙漠、攀登西藏希夏邦馬峰雪山、徒步萬里黃河……
26年光陰,足以環繞地球一周的4萬公里行程,歷盡種種艱辛與磨難,他探險考察和倡導環保的腳步卻一刻也不曾停歇!
任佳雁:從丹東走出去的“環保勇士”
環繞中國邊疆,從一個異樣的眼神開始
任佳雁出生在鳳城市,革命軍人家庭造就了他不畏艱難的性格。1984年,剛滿20歲的他告別了父母,隻身來到廣東東莞開始打工生涯。一次,偶有閒暇的任佳雁正在碼頭看風景,一位華僑老人拿著一張中國地圖向他打聽去敦煌怎么走,當時他連聽都沒聽說過敦煌,更別說去的路線了。看到任佳雁直搖頭,老人用異樣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這個眼神讓他終生銘記,因為這個眼神里包含著太多內容,它似乎在說:作為一個中國人,竟然連祖國的名勝古蹟都不知道,太遺憾了!
老華僑失望地離去了,而那個眼神卻深深地刺激了任佳雁,他萌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我一定要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4天后,任佳雁毅然辭職,收拾好簡單的行囊,揣著僅有的80元錢,騎上一輛永久牌腳踏車踏上了征程。
可是,任佳雁很快就嘗到了艱難的滋味,因為沒有錢,吃住常常沒有著落,風餐露宿對他來說都習已為常了。一次,當走到內蒙古的時候,任佳雁看到一個露天的石頭堆上擺放著饅頭、牛頭等食物,當時已餓得頭昏眼花的他顧不了太多,風捲殘雲般打掃一空。事後向附近村子裡的人一打聽才知道,那些食物是村民們祭天求雨的貢品。
初次探險,因缺少野外生存經驗,任佳雁幾次險些喪命。在他走到西藏的時候,因附近土石流瀕發,沖毀了公路,他只好穿森林而行。當晚,疲憊至極的他正在尋找棲身之所時,突然發現一個大樹洞,於是他一頭拱進去呼呼大睡。第二天早上,他被一陣陣奇怪的叫聲驚醒了,透過樹縫一看,嚇了一跳:一隻大黑熊正在繞著樹轉圈呢!原來,這個樹洞是它的“家”。當時,任佳雁身上只有一把新疆朋友送的刀,他不敢與黑熊硬拼,就趁著黑熊不注意,瞅準機會奪路而逃,所幸吃飽的黑熊並沒有追上來。事後想想,任佳雁仍心有餘悸,從此他再不敢住樹洞了。
在艱苦的跋涉中,類似驚險的一幕幕時常發生:與狼群擦肩、被蛇咬傷……每次遭遇野外受傷,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任佳雁只能自救。一次,在路過青海的一段路時,任佳雁騎著腳踏車一路下坡,可沒想到坡路竟達50公里,途中車閘突然失靈,任佳雁重重地摔倒在地,登時昏了過去。醒來時,他才發現胳膊骨折了,拿出地圖一看,前後100多公里才有醫院,於是他找來樹枝捆在胳膊上,強忍著劇痛來回拽胳膊,直到把骨頭接上,然後才慢慢騎車到了醫院。當醫生們聽任佳雁說起自己接骨的經過,都吃驚地合不上嘴了。
1985年1月,在歷時近一年,行程2萬多公里,途經22個省、市、自治區之後,任佳雁的環繞中國邊疆之行圓滿結束了。正是這次旅行改變了任佳雁:沿途他親眼看見很多森林植被被砍伐,看到嚴重的沙漠化現象正吞噬土地和良田,看到原本清新的環境被人為破壞……一種濃重的憂患意識深入任佳雁的心底,他萌生了穿越騰格里沙漠的想法,他想用自己的行動,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呼籲社會“阻止土地荒漠化”。
從騰格里沙漠到希夏邦馬峰的憂患之旅
一望無際的大沙漠可以說是危機四伏,飢餓、乾旱以及變化無常的氣候,隨時都有可能吞噬一條鮮活的生命,要想徒步穿越被譽為中國第二大沙漠的騰格里沙漠,難度可想而知。而對這一切,經歷了中國邊疆行的任佳雁顯然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生與死有時就是一瞬間,我想挑戰這個極限。”
1985年,任佳雁再次背上行囊,向騰格里沙漠進發。當時,任佳雁預測用7天時間穿越沙漠,所以出發前,他儘自己所能背了十公斤左右的食物和水。到達後,他先在騰格里沙漠附近的一個氣象站休整了幾天,在逐漸適應沙漠的氣候之後,他決定上路。
可是讓任佳雁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荒無人煙、乾燥無比的大沙漠裡走到第5天時,所帶的食物和水已全部吃完。望著無邊無垠的沙漠,“彈盡糧絕”的任佳雁在飢餓中感到了孤獨與悲傷:“難道我真要長眠於此嗎?不,我不能就這么倒下!”抱著這樣的信念,任佳雁四處尋找可吃的東西,突然他精神一振:他看到沙漠裡快速爬行的四腳蛇!於是,他扯下皮帶,滿沙漠追趕著這種沙漠裡僅有的動物,吃著四腳蛇,一天好不容易熬過去了。可是,第二天,連四腳蛇也找不到了,在極度飢餓中感到有些絕望任佳雁打開背包,好不容易找到一件質地較軟的襯衣和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他把它們一點點撕碎,慢慢吃掉……靠著這些貧瘠的食物,在第八天的時候,頑強的任佳雁終於走出了沙漠。
“人活著就是一種信念!”這是任佳雁走出騰格里沙漠時最深的感觸。通過這次艱險的行程,更堅定了他“宣傳環保,倡導綠色文明”決心。在途中,一個外國朋友的一次細小舉動,卻給任佳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當任佳雁一行登上海拔7000多米的山峰時,都變得氣喘吁吁,同行中一位19歲的外國小伙子將吃完的罐頭盒並不是隨手一扔,而是費力地挖了一個坑,把罐頭盒埋進去。對方強烈的環保意識讓任佳雁內心受到震撼,他當時在想:“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環保意識和行動,那么生態環境現狀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事後,在任佳雁到全國各地進行環保宣傳時,他經常講到這個故事,激勵國人提高環保意識。
徒步走黃河,讓更多的人看到母親河的真實面容
1998年,發生在長江流域的特大洪災,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看到三江大水肆虐的洪流沖毀了無數家園,任佳雁的心被揪緊了:不注意保護環境,過度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是引發大水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生態狀況如何?如果這些大水降到黃河中會是什麼可怕的情形?由此,一個想法在他心裡生根:徒步黃河考察,宣傳保護母親河生態環境。此時,任佳雁已經成家,女兒也已8歲,但溫馨的家庭幸福沒有消磨他的雄心。1999年9月28日,他來到山東東營,開始了逆流徒步黃河的壯舉。
應該說,在出發前,任佳雁對黃河抱著美好的夢想:水草豐美,潺潺流水,河水清澈透明……然而,隨著行程的一步步深入,他的夢被眼前的現實無情的擊碎了:沿岸的工廠不停地向黃河傾倒廢水,河水成了墨汁;工業污染、各種垃圾充斥河道;因盲目砍伐而造成土地水土流失,沙漠化日益嚴重……任佳雁一路走,一路不停地用相機拍下了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2000年5月20日,在歷經近8個月的艱苦拔涉後,任佳雁終於來到黃河源頭——-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郭洋村。站在“黃河源”碑下,任佳雁舉目四望,蒼涼的母親河讓他沒有到達終點的興奮,只有顫抖的心。黃河源碑下近千米的“黃河”已經乾涸,周圍草場已全部沙化,讓他感覺自己像是身處荒涼的戈壁灘。途中經歷的困苦與磨難沒讓這個東北漢子流下一滴淚,然而看到母親河滿身的創傷,他卻禁不住淚流滿面……
更讓任佳雁至今難以忘懷的是,在黃河源頭,有一位72歲的藏族老阿媽向任佳雁回憶起她年輕時的黃河源:水草豐茂,草的高度使牛羊在中間吃草根本看不見。可現在因為乾旱、過度墾牧和捕獵,綠茵茵的草場變成了一片荒涼的沙地。她48歲的兒子就因為草場退化,迫不得已在7年前趕著牛羊背井離鄉去遠方遊牧,至今也沒有和親人聯繫。說完,老人放聲大哭。強忍著傷心的任佳雁急忙安慰老人:“現在政府已開始保護黃河源生態環境,過兩年這裡水草又會像以前一樣,您的兒子也肯定會回來的。”臨別,老人擁抱著任佳雁說:“我一定好好活著,等公路修好,等你和兒子都來看我。”那一刻,任佳雁的眼裡充滿了淚水。他頭也不敢回地踏上了歸途,不忍再看老人那雙傷心憂鬱的眼睛。任佳雁說,他還會再去黃河源頭,因為他知道那裡有位藏族老阿媽在等待著他。
徒步走黃河歸來,充溢在任佳雁心頭的是無法言說的蒼涼和悲壯,是發自心底的呼喚民眾環保意識的歇斯底里的吶喊。在走黃河的過程中,任佳雁不但自費印發了5萬多份宣傳單,呼籲保護環境、保護黃河生態的重要性,還收集了大量的有關黃河上中下游森林遭破壞、水土流失、水質污染等資料,沿途拍攝3000多幅反映黃河生態環境的照片,並將其中大量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送交國家有關部門。
在隨後的日子裡,任佳雁從自己拍攝的3000多幅照片中精選出200多幅,製成了90多塊展板,開始了他的全國巡展之行,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母親河的生態狀況,讓大家一起來關注和保護母親河。2000年10月中旬,任佳雁帶著他精心製作的展板來到北京,走進一所所校園舉辦《關注母親河》圖片展,與此同時,他還馬不停蹄地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院校作專題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讓國人真切地感到黃河母親已變得如此孱弱,伴著內心的撼動,更多的人地想到了保護環境的責任。
作為丹東人,我願為鴨綠江的生態建設盡一己之力
08年2月,在北京釣魚台舉行的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活動中,作為全國幾十萬NGO(民間組織)的代表,任佳雁再次以自身經歷向與會者介紹中國生態環境的變化,慷慨激昂的發言、有理有據的論述贏得現場陣陣熱烈的掌聲。
此次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活動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主辦,全國人大環資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環境科學院的主要領導都到會參加。這次活動旨在透視中國生態狀況,總結生態治理經驗,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傳播生態安全知識,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其中,自覺履行環保義務。此次活動意義重大,《人民日報》、《中國環境報》、《中國青年報》等首都近50家知名媒體參加,並對活動情況進行連續報導。
任佳雁有句人生格言:用自己的精神,走風雨環保路!他說:自己是一名百姓,沒有能力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願自己的經歷、見聞、圖片加之你們或許感受到的一點精神,能喚起人們對黃河、自己家鄉的母親河、對生命、對生態文明的關注,願更多的人行動起來,把環保教育、道德和民主精神融入我們的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