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大橋

仲景大橋

仲景大橋是連線南陽市主城區和白河南區域的主要交通通道,為紀念“中華醫聖”張仲景而命名。橋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區淯陽橋白河大橋之間,呈南北向,跨白河連線北岸的仲景路(解放廣場、博覽中心)和南岸的嵩山路(萬正廣場)。

概述

暮傍的仲景大橋暮傍的仲景大橋

仲景大橋是南陽中心城區跨白河橋樑建設項目之一,是南陽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生態宜居城市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加快跨白河橋樑建設,必將推動兩岸區域開發建設,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市建設科學快速發展。仲景大橋於2010年五月建成通車。

仲景大橋北起濱河路,南至白河大道,連線仲景南路和嵩山路,全長801米,是連線城市中心區和白河南區域的樞紐。主橋採用連續鋼結構形式,引橋採用框架體系。橋上雙向6車道,再加上兩側非機動車道各6米、人行道各3米,橋面總寬度45.5米,概算投資1.76億元,預計工期18個月。大橋造型新穎,大氣美觀,特別是橋面以上部分的細緻處理,將使橋樑融入周邊環境,與解放廣場動靜結合,相得益彰。橋樑立面結構充分體現親水特點,使白河兩岸休閒的氣氛更加清新。

地理位置

西北河岸遙望仲景大橋西北河岸遙望仲景大橋

仲景大橋北起濱河路,南至白河大道,呈南北向,跨白河連線北岸的仲景路(解放廣場、博覽中心)和南岸的嵩山路(萬正廣場)。全長801米,是連線城市中心區和白河南區域的交通樞紐。 仲景大橋是中心城區建設的第5座跨白河橋樑,第4座通汽車的重要交通紐帶(淯陽橋是不通汽車的觀光橋樑)。大橋造型新穎,大氣美觀,特別是橋面以上部分的細緻處理,將使橋樑融入周邊環境,與解放廣場動靜結合,相得益彰。橋樑立面結構充分體現親水特點,使白河兩岸休閒的氣氛更加清新。

跨白河的主要橋樑
截至目前南陽市共在中心城區規劃跨白河橋樑7座已建成通車5座,繞城高速公路(含)以外的橋樑不在統計之列。各橋樑依自上游而下游的順序排列分別為:

NO:1南陽大橋平板橋,主要承擔G312國道及南陽北環路的交通重任,連線南陽市與方城、社旗等縣。是前往繞城高速公路一號站①南陽站的最佳通道。

NO:2光武大橋(籌建中)斜拉橋,將來主要承擔市區到南陽機場的交通任務是為“南陽之門”。同時也是前往繞城高速公路二號站②南陽東雙鋪站的理想通道。

NO:3白河大橋平板橋,主要承擔市區獨山大道的交通任務,連線市區與白河南區域、新野等縣。是主城區前往繞城高速公路三號站③南陽南翟莊站的最佳通道。

NO:4仲景大橋連續鋼結構主要承擔市區南北兩岸的交通任務,連線仲景路和嵩山路橋上設有觀景台夜晚兼顧休閒觀光功能

NO:5淯陽橋上拱式彩虹橋,主要承擔觀景休閒功能兼為上游仲景大橋和下游臥龍橋的非機動車分流連線七一路、華山路

NO:6臥龍大橋平板橋主要承擔臥龍路、濱河路、人民路和河南區域的溝通重任,連線伏牛路、長江路。

NO:7雪楓大橋(計畫建設)未來主要負責西南片區的交通。

結構特點

仲景路是南陽市中心城區道路規劃中的一條貫穿南北的城市主幹道。仲景大橋北接仲景路與解放廣場,南接嵩山路。北側規劃仲景路紅線寬度為65m,仲景大橋規劃紅線寬度為60m,仲景大橋北頭與濱河路平交,南至嵩山路平交,全長970m。

橋樑跨徑布置為:20+8×23(北引橋)+(36+3×60+36)(北側主橋)+(39+65+65+35)(南側主橋)=798m。其中北引橋、中引橋為變高度鋼筋砼箱梁,北側主橋和南側主橋為預應力V腿連續梁連續鋼構組合體系。2009年工程開工2010年5月竣工。

技術標準

1、橋樑設計基準期:100年;
2、安全等級:屬重要大型橋樑,按一級設計;
3、道路等級:城市主幹路;
4、設計行車速度:50km/h;
5、橋樑最大縱坡:2.5%;
6、橋樑橫坡:1.5%;
7、通航要求:河面基本為遊船皮划艇,北側無通航要求,僅南側有兩孔皮划艇賽道,每個孔淨空要求為60(寬)×3(高)。
8、防洪要求:1/100;
9、橋面布置:雙向六車道,橋樑有效寬度為3.0(人行道)+6.0(非機動
車道)+11.75(機動車道)+0.5(護欄)+3.0(中央分隔帶)+0.5(護欄)+11.75(機動車道)+6.0(非機動車道)+3.0(人行道)m=45.5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