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熱解熱

以熱解熱

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人顱內的動脈血管對疼痛是很敏感的,在高溫季節運動或勞動後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發作時會有頭暈、眼發黑、嘔吐的現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顱內大出血。

簡介

以熱除熱方為養生之法以熱除熱方為養生之法

夏季氣溫高,人們喝冷飲,或沖冷水澡,渾身頓感涼快。然而,這種涼快感不能持續很長時間。其實,“以熱解熱”才是一種有效的解暑防暑養生良方。

天氣溫接近於人的體溫,解暑散熱的方式應以出汗蒸發為主。喝上一杯綠茶可以在幾分鐘之內促使體溫下降1、2度,並且茶葉中含有利尿成分,排尿同樣會帶走一部分熱量;洗個熱水澡能有效地將體內熱量迅速排放。因此,喝熱茶、洗熱水澡才真正是解暑良方。
在預防陽暑和陰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預防“情緒性中暑”,具體而言,就是儘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過喜、過怒、過於驚恐、過於悲傷、過於思慮等情志的刺激,平穩度夏。

原理

人們雖在夏天受到暑熱之威脅,但由於人體解熱中,有的靠“出汗”才能解熱;有的因體虛而缺乏解熱功能,必須進行“扶正驅邪”,才能解熱於體外;有的通過外用熱敷而促進血液循環與排汗。人體是衡溫機體,恰如一口冬暖夏冷的井(保持衡溫37度左右)。人體雖外面受氣溫影響而“熱”,但人體體內卻是“寒”的。因此必須重視以熱而溫養體內,才能達到健全散熱功能的目的。
“洗熱水澡”達到解除暑熱,那是由於人體在接觸到熱水時,“熱迫汗出”,汗一出,身就涼。當然,那熱水不宜太熱,否則容易令人汗出淋漓而失水,不僅達不到解熱的目的,還會增加熱量的儲存。夏天洗熱水澡,也可以用“桑拿浴”作一解釋,大凡洗了桑拿浴的人,都會有出汗後舒服的感覺。當然,太虛的人不宜選用這種方法解熱,尤其是一些心血管病的人更有所禁忌。
而喝一杯熱茶後,人們不僅沒有“燙熱”的感覺,還會感到解渴又解熱,那是因為一杯熱茶下肚,同樣可以使胃腸和皮膚血管擴張,讓體內加速排毒解熱,自然也就出現“以熱解熱”的作用了,但對於一些胃腸有積火或是容易發生低血糖者,應該慎用。
夏天用溫補或溫熱藥防治暑熱,是由於人體的抗暑能力來自於體質,體質好的,其體內的“體溫調節功能”自然會正常,而對於虛人出現的夏天積火積暑,可以通過“扶正”方法來達到“驅邪(熱)”的目的,而“扶正藥”多屬溫補,於是又會出現在藥物上的“以熱解熱”的現象。外用粗鹽炒熱外敷也是“以熱解熱”方法。當然,對於這一“以熱解熱”方法的運用,應該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否則就會因使用不當而“火上加油”。

注意事項

“以熱解熱”解暑養生良方來解暑防暑,記住以下幾點:

1.合理休息與鍛鍊:合理休息,適當鍛鍊夏天比較熱,很多人不喜歡鍛鍊,但是,適當地進行一些鍛鍊,可以使滯留在身體內的一些廢物,通過呼吸和流汗的方式排出體外,散出體內的熱量而使體內溫度下降。

2.科學飲食:注重衛生夏天,可多吃蔬菜、瓜果等。避免吃濕熱、辛辣的食物,容易助熱生火,從而導致身體虛弱。
3.適度納涼:謹防感冒大多數的夏季感冒都是避暑納涼不注意引起的,暑熱和風寒乘虛而入,以至於患上“熱傷風”。因此,夏季養生防暑儘量不要過分納涼,睡前最好關閉空調。

4.調節心情:不要急躁天氣炎熱,人容易產生急躁情緒,易發怒。適當的時候,聽一些輕音樂,這樣可以使身體放鬆下來。
5.適當午睡:防止疲勞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疲勞。中午適當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也可以預防中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