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長

令長:秦漢時治萬戶以上縣者為令,不足萬戶者為長。

【詞目】令長
【拼音】lìng cháng
【注音】ㄌㄧㄥˋ ㄔㄤˊ
【釋義】秦 漢 時治萬戶以上縣者為令,不足萬戶者為長。後因以“令長”泛指縣令。《史記·滑稽列傳》:“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 晉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雖賢而令長不堪,則國事不舉,萬機有闕,其損敗豈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元典章新集·刑部·出軍》:“今後因盜而流,路遇原免者,令長押監赴所在官司,依例刺字。” 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吳俗諸猾少季,株累細民,脅令長對簿,往往陷人眢井,以恫疑鄉曲,民益凋敝。”清 鄭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縣七十韻》:“朝廷設令長,蓋為司牧計,遠近豈異倫,小大無二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