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鄉

仙霞鄉

仙霞鄉是一個湖南省醴陵市西北部的鄉鎮,1995年撤鄉建鎮,鎮政府駐莫家嘴居委會境內老320國道旁,沿此段國道建造了全長1.7公里的集鎮街道。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仙霞鄉也就是 仙霞鎮,位於湖南省醴陵市西北部,離城區20公里,1995年撤鄉建鎮。全鎮面積59.04平方公里,總人口2.25萬人,轄獅形 嶺、清安鋪、油田、篾織街、莫家嘴、仙霞、杉仙店、趙高塅、玉潘、東江沖9個村、1個居委會。全鎮共有247個村民小組,5400農戶。鎮政府駐莫家嘴居委會境內老320國道旁,沿此段國道建造了全長1.7公里的集鎮街道。

仙霞鎮-簡介

醴陵市轄鎮。1950年屬第八區,1951年屬第十三區,1956年設仙霞鄉,1958年屬姚家壩公社,1961年為仙霞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建鎮。位於市境北部,距市府20公里,面積58.7平方公里,人口2.2萬。鎮政府駐莫家嘴。農業主產水稻,兼產生豬等。盛產蔬菜油茶、柑橘,為市西北部農副產品集散地。瓷泥質地優良。瓷業、防水建材業發達。
街道兩側店面林立,貨物充盈,交通便利。仙霞鎮農業以生產水稻為主,兼產生豬、雞魚、茶油、柑桔、蔬菜等農林牧副魚產品;第三產業以餐飲服務業為主,兼營娛樂休閒業,同時,該鎮每年外出打工、經商和從事建築及建築防水工程等人員達8000餘人,年收入達4000萬餘,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人文歷史

仙霞鎮-烈士陵園

一座耗資12萬餘元的紀念碑和烈士陵園在醴陵市仙霞鎮杉仙店村竣工,這是由當地1760名村民自發出資出力修建的。
80年前,杉仙店村蘇俊德等數十名年輕男子在時代的號召下參加革命,並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此後還有村民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等。幾十年來,該村共有49人為國捐軀。2005年,杉仙店村支部書記蘇先禾倡議為49位烈士修建紀念碑和烈士陵園,得到全村黨員、民眾的一致贊成。大家以募捐的形式籌集資金,不到兩個月,村里就籌資5.6萬元。

仙霞鎮-出土文物

中華國寶—象形銅尊
象形銅尊
此尊1975年出土於湖南醴陵縣仙霞鄉獅子山,乃湖南出土的一件重要的肖形青銅酒器。長26.5厘米 高22.8厘米,象體渾短,四肢粗壯,肥耳,短頸,垂尾,門齒外露,長鼻上揚,作靜立狀,活生生一個亞洲象的神態。象背上有橢圓形尊口,象腹中空以納酒,象鼻中空以斟酒,結構極為巧妙。
象尊的紋飾也極為華美,通體遍布雲雷紋,象鼻尖上飾一長喙猛禽,另有一虎伏於象鼻頂端拱曲處,虎尾搭在猛禽身上,虎口正咬住蟠伏在象鼻背側的一條小龍,在象鼻的側面另有龍垂附,象額有蟠龍一對,象耳正面飾雲雷紋,背面雕鳳鳥,象耳下有小龍,象身各處裝飾有獸面、虎、龍、鳳、鳥等圖案,布局緊湊,組織和諧,巧奪天工。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