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山森林公園

仙翁山森林公園

仙翁山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東南麓,湯旺河下游,總占地面積10555公頃;仙翁山地質地貌遺蹟類型齊全,發育典型,成因複雜,景觀奇特。遺蹟資源與生態景觀資源豐富,保留著原始的地質地貌景觀和生態群落與物種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科普與科學研究價值。

基本信息

公園特色

仙翁山四季風景如畫。春季,杜鵑花如火如荼,疊崖峭壁間花團錦簇;夏季,山花芬芳,飛鳥啼鳴,野鹿嬉戲,泉水叮咚,濃郁的大森林似一道綠色屏障,綿延的山巒河水環繞,山水間形成一座天然氧吧;秋季,五花山色,濃彩重抹,霜打紅葉,層林盡染,果實纍纍在枝頭搖曳,秋風落葉伴著細雨綿綿;冬季,雪壓松岩,白絮如夢,美倫美奐的冰雪世界把這山巔裝扮更加神奇。仙翁山以其偉岸的英姿、雄渾的氣魄,張開臂膀迎接八方賓客。

公園景點

登崖忘憂景區

位於前景區彎月形山峰的彎月處,海拔380米,由六個景觀構成。忘憂崖下有“鸚鵡岩”、“藥泉”、“老營”、“飲馬泉”、“盤龍石”;崖上有“幸運石”。這一景區以“老營”是多年來采山、挖藥以及近年來自助旅遊的人們的休息地。人們不約而同地在此歇息是因為“老營”地處忘憂峰與杜鵑峰相連的山崗樑上,是前山彎月形山峰山脊最低點,是通往忘憂崖、杜鵑峰以及後山景區的必由之路。從“老營”順登山石階向下返約50米,路右面為鸚鵡岩,左面為藥泉。此藥泉四季不枯,清涼可口。從“老營”由北向上攀登約30米即到達忘憂崖峰頂,登頂之後就可見“幸運石”。從“老營”沿石階向南行40米,路左有一泉,泉旁平放一天然石槽,因名“飲馬泉”。繼續前行約20米路右邊便是“盤龍石”。此石高約2米,表面積約10平方米。距石1米多遠長著一棵大柞樹,樹幹彎向石頭,底乾與大石塊上部平行時,樹幹附在石面彎曲伸延,若干樹枝從橫長著的樹幹垂直向上生長。樹身似一龍盤石,樹枝象一篷雨傘,故曰:“盤龍石”。此景區最妙處在忘憂崖,遊人登上忘憂崖,遠近景致盡收眼底。環視四周,遠近群巒疊障,雲霧繚繞;近處群峰林立,青松吐翠;足下林濤波涌。尤其是永翠河婉若一條玉帶從遠處飄來,又好似為仙翁山景區鑲上的白邊。山依水而清,水依山而秀,此時的仙翁山融入於突起於雲海之上的四周的山峰以及那群山間點綴般的城鎮、鄉村,就象一幅山水畫,把興安風光表現得淋漓盡致。遊人至此,心曠神怡,樂不思返,真可謂登崖忘憂。

仙翁山森林公園仙翁山森林公園

神龜越澗景區

為前景區最後一個景區。此景區有“地倉”、“熊王殿”、“神龜峰”、“頑熊”、“神秘谷”、“雙石門”、“龍泉”八處景觀。此景區和仙翁峰遙遙相對,與“情染杜鵑”相連,為前景區彎月形山峰最南端。“神龜峰”是此景區最高點,海拔370米。此峰東南高西北低,酷似一隻山龜在奮力攀登,從西、北兩個方向幾里地開外都清晰可見。尤其是清晨霧海蒙蒙之時,神龜更是活靈活現。

神龜峰東西兩面懸崖之下怪石嶙峋,荊棘叢生,古藤纏繞,是典型跳石塘地貌。東面是黑瞎子溝。溝內有“地倉”、“遮天掌”、“熊王殿”等景觀;西面是神秘谷。谷的兩面是懸崖峭壁,由上谷口入谷下至70米處時,兩面的山樑斷開,形成天然對應石門,這就是“雙石門”。與“雙石門”平行的正中間就是“龍泉”。谷內遮陽蔽日,幽靜深遠,當遊人感到陰森恐怖之時,走出南門頓時陽光普照,豁然開朗,無所畏懼。

情染杜鵑景區

位於仙翁山景區中部,是東西走向約200米長的山峰。從東至西有“忘鄉猴”、“杜鵑峰”、“虎跳峰”、“情侶峰”五個景觀。景區最高點海拔390米。站在杜鵑峰向北遙望對面仙翁峰、野狼峪、忘憂崖,向南可見石宮聖境的最高點“仙佛臨頂”和幽谷天音的最高點“玉掌峰”。從“老營”沿石階向南行約200米便是杜鵑嶺的中心點。順山脊向東行40米就可突出於地面約1米高的一條石脊,長約35米,如同一條長龍爬在山樑之上,這便是青龍背。傳說這就是仙翁戰敗的綠潭中的那隻蟒妖化成。過青龍背不遠,一隻石猴坐在懸崖邊上。有人說是“忘鄉猴”,因迷戀仙翁山美景,樂不思返,忘了家鄉;也有說是仙人派來看護鎮妖石的靈猴。遊人如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石猴身下壓著的如人面人頭大的石頭,傳說是一種山鬼,名字叫魈。從中心點向右依次是“杜鵑峰”、“虎跳峰”、“情侶峰”。杜鵑峰上長滿興安杜鵑,每年春季一簇簇,一團團,如火如荼。情侶峰由兩座矗立在杜鵑峰邊上的山峰組成,兩峰一高一低,相互依偎。峰頂1米多高處橫伸一石連線兩峰,恰似一對情侶在親妮接吻,人們美名“情侶峰”。傳說是一對善良夫婦為救助鄉親泄露天機而化成。生時相恩愛,死化聯理石,遊人皆讚嘆,杜鵑也帝情。“情染杜鵑”之名就是由此而得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