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仙翁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東南麓,湯旺河下游。東經129°14´10"—129°29´20"、北緯47°03´05"—47°08´37",距南岔區約10公里,總占地面積10555公頃(包括:岩石原始森林和四塊石抗聯遺址),其中:地質公園占地面積10347公頃。仙翁山屬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間。仙翁山地質地貌遺蹟類型齊全,發育典型,成因複雜,景觀奇特。遺蹟資源與生態景觀資源豐富,保留著原始的地質地貌景觀和生態群落與物種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科普與科學研究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仙翁山,位於小興安嶺東南麓,湯旺河下游,黑龍江省南岔林業局施業區內,在林城南岔郊外10公里處,占地面積1350公頃。仙翁山是低山丘陵區,絕大部分 是結晶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平均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間。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豐沛,空氣濕潤。 這裡的神奇隨處可見:繞過黑風口,到仙翁峰背後就可看到石壁上一道寬約1米,深約5米,垂直約30米的石縫,猶如劍劈而成,遊人謂之“劍道”;出黑風口, 沿山崖下的步道有一棵碗口粗的柞樹,在距地面1米高處成75度角向下彎曲,約0.8米處被一石塊擠壓後又成75度角,向上直生,仿佛重生的大樹,充滿了對 生命的希冀,人們叫它“再生樹”;“破岩松”的樹根扎在岩石之中,與岩石融為一體,看不到根與岩的分離,據考證,岩石形成於海西運動時期,而此樹不過幾百 年;從天渠下來,可到達“拜神台”,台前崖壁上生著一棵紅松,僅靠石壁扶搖直上,有人說這棵松樹是山神的筆,這石是山神的印;也有人說這松樹是迎客松,這 石是石屏鏡,石崖下有一塊百米見方的平地,傳說滿族的祖先完顏氏曾兩次到此朝拜。 每當春天來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在陽光下閃耀著春風賦予的光彩,景區內奇峰異石、古松蒼翠,萬物在晴空下自由生息,叫人不禁感嘆,仙翁山不愧是可與春天結緣的地方。

兩大景區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按山勢地形分為前後兩大景區:前景區由仙翁得意、登崖忘憂、杜鵑啼情、神龜越澗四個景群構成;後景區由石宮聖境、幽谷天音、密林仙蹤三個景群構成。

景觀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內景觀由130多處各具特色與神韻的景觀組成,構成一幅景觀各異、情趣盎然的石景畫卷。

仙翁得意景群有:仙翁峰、野狼峪、玉筆峰、佛掌岩、拜神台、天碑、天渠、破岩松等景點。

登崖忘憂景群有:靈猴、忘憂崖、虎跳峰、盤龍石景點。杜鵑啼情景群有:杜鵑嶺、情侶峰。

神龜越澗景群有:神龜峰、駱駝峰、靈蛇洞、擎天柱、雙石門、佛抱熊、熊王殿景點。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宮聖境景群有:思過崖、青龍殿、仙人居、神道、神鵰、羅漢岩、通神口、聚仙閣、望秀峰景點。

幽谷天音景群有:回音廊、赤壁、長壽閣、壽星石、塔林。

密林仙蹤景群有:龍頭峰、龍爪松、百仙一面等。

站在情侶峰頂東望,兩河可觀賞到一路雙河景觀,從北直線而下的是湯旺河,從西而來的是永翠河,一大一小,水波相映,十分和諧優美。

仙翁山的霧海也堪稱一大景觀,每年秋季,由於永翠河與湯旺河潮氣上升,形成霧海,蔚為壯觀,雲霧繚繞、截峰斷嶺,與山石結合,不是黃山,勝似黃山,被人們賦予“北國黃山”的美譽。

自然環境

公園自然環境優美,森林植被茂盛,生態群落穩定,各種類型的地質遺蹟和自然環境保護良好,基本保持了原始的秀美山川和奇異景觀。仙翁山森林公園是伊春市僅有的集石、樹、崖、壁、洞、岩、花、草、藤、果、藥、水於一體的巨大自然博物館。它景觀集中,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旅遊文化內涵豐富,已經被伊春市旅遊委員會確定為地質科普及度假的重點旅遊開發區。

地質環境

仙翁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原始林相是針闊混交林。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雲冷杉、樟子松、水曲柳、黃鳳梨、胡桃楸、樺樹、柞樹、色樹、椴樹、楊樹等10多種。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有紫貂,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黑熊、猞猁、馬鹿等,屬省級地方保護動物的有貉、野豬、松鼠、刺蝟等,其它非保護動物有10種。鳥類有16目41科198種,夏候鳥115種,冬候鳥類8種,旅鳥39種,留鳥36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5種,屬國家保護的鳥類有23種。常見種有杜鵑、樹麻雀等;稀有種有黃眉柳鶯、灰棕鳥、喜鵲、綠鴨頭、金腰燕等。野生植物有猴腿兒、刺嫩芽等山野菜,松香、松針等芳香植物,五味子、金蓮花、黃芩等藥用植物,獼猴桃、山葡萄飲料植物,小葉樟、野豌豆等飼用植物五大類。因此,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可稱是“自然博物館”,為旅遊者提供了絕妙的回歸自然之人間仙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