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橫溪中學

仙居橫溪中學

1937年,台州旅杭同鄉會在杭州學士路創辦了杭州市私立民生初級中學。杭州淪陷後,學校南遷至仙居縣橫溪鎮的羊草山下。這就是橫溪中學的前身。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1945年日寇投降。兩年後的1947年,民生初級中學遷回杭州,羊草山下的學校改名為仙居縣私立正誼中學。

1956年,私立正誼中學再次更名為仙居縣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開始招收高中生。

1959年,學校最終更名為仙居縣橫溪中學,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歷史悠久,橫溪中學一度薈萃了仙居最好的師資力量,學校的教學質量在縣內獨一無二。

那時候,到橫溪中學讀書,是仙居廣大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雖然橫溪離縣城有30多公里路程,但許多縣領導都捨近求遠,把子女放在橫中讀書。”王鳳弟自豪地介紹。

一批批優秀青年從羊草山下走出去,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王鳳弟如數家珍:中科院莎士比亞研究會原秘書長鄭士生、我國駐蘇利南大使館一等秘書陳日彪、著名光學專家王文陸、原市領導李相繆和趙金勇……

1977年恢復高考後,仙居縣確定仙居中學和橫溪中學為縣重點中學,實行劃區招生。其中,橫溪中學的招生範圍為橫溪、田市兩個大區,縣城以東則屬仙居中學的招生範圍。

“那時,兩個學校拼足了勁比高低,競爭相當激烈。”1978年至1991年間在橫溪中學任校長的方榮煥說。當時的情況是,兩校的高中班級數差不多,都是4個班或6個班。橫中的文科比仙中強,而理科略遜於仙中,兩校每年考上高校的畢業生數字不相上下。

方榮煥說,為了在各方面的競爭中超過仙中,學校的教師們榮譽感和責任心都很強。“比如寒假,別的學校大年廿一、廿二就放假了,我們往往一直上課到大年廿八,而 且正月初四左右就開學了。當時每天的加班補貼只有5毛錢,但大家任勞任怨,工作積極性很高。”回憶起昔日的點點滴滴,方榮煥動情地說。

優秀的師資、良好的生源、驕人的教學成績,成就了橫溪中學一段輝煌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是仙居乃至台州教育界公認的一所知名中學。

歷史原因

一個因素的出現,破滅了橫溪中學進一步做強做大學校的夢想。

這個因素就是仙居中學於1981年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仙居縣教育志》載道,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後的仙中肩負“向高等院校輸送合格的新生和向社會輸送優良的勞動後備力量”的雙重任務。

根據這一要求,本著確保重點的原則,縣裡在資金投入、師資、生源等方面的政策開始向仙居中學傾斜。

確保重點中學發展,首先需要從縣內抽調優秀教師來充實仙居中學的師資力量。集聚了一大批優秀教師的橫溪中學,自然首當其衝。

老校長方榮煥說,把好教師調走,對橫溪中學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縣裡有扶持仙中發展的思路並開始從橫中抽調教師時,自己曾堅決予以抵制。他說:“當時縣教委召開有關會議,我都不去參加。教委領導沒辦法,特地趕到橫溪來動員我去參加會議。”1984年,為了留住一個好教師,方榮煥還曾主動把校長位置讓出來,讓那名教師當校長。

但這種“抗爭”顯然發揮不了任何作用———1981年以後,橫溪中學每年都有10餘名優秀教師被調進縣城,或充實到仙居中學,或調到縣教委教研室。那名當了校長的教師最終也進了城。

上述這個原因再加上一批教學骨幹的退休,其直接後果便是橫溪中學的教學質量開始滑坡。據方榮煥說,1982年和1983年、橫溪中學的高考成績還超過仙居中學。但此後,學校的教學成績逐年下降。

為保證重點中學的升學率,縣裡還確定了一個政策,那就是每年的高中一年級新生,按中考成績高低,由仙居中學先招收。換句話說,橫溪中學及縣內其它高中只能招收到仙居中學“挑剩”下的學生。這樣一來,橫溪中學的生源顯然從起點上就遜人一籌了。

此外,在學校硬體設施的資金投入上,縣裡也著重於仙居中學。王鳳弟告訴記者,除了1987年在橫溪中學投入一座實驗樓後,一直到1997年的10年裡,縣裡對橫中的硬體設施投入基本上為零。而同期,縣裡對仙中的投入每年都達數百萬元。

優秀師資流失、優秀學生由仙中先招、政府的資金投入又沒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制約了橫溪中學的更好發展,並最終導致其與仙居中學逐漸拉開距離,直至根本無法競爭。

而曾經籠罩在橫溪中學頭上的眩人光環,也一年一年地暗淡下去。

生源變化最終演化成招生難

如果說縣裡重點扶持仙居中學發展僅僅是削弱了橫溪中學競爭力的話,那么,由於各種因素帶來的生源變化,則無疑使橫溪中學受到了發展的“致命傷”。

第一個因素是1995年,橫溪中學國中停止招生,學校缺失了一個重要的高中新生來源。

第二個因素是隨著國家發展教育政策的調整,1997年,仙居出現民辦高中即宏大中學並開始面向全縣招生。由於該校位於縣城,在招生上明顯比橫溪中學有優勢。

第三個因素則是國家提出“高中普及化”,根據這一要求,縣裡確定了仙居中學擴招。2001年,又恢復了白塔中學和位於城區的城峰中學的高中段招生。

第四個因素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高中教育政策的出台,一大批國中畢業生升入了職業高中。

由此而來,橫溪中學的招生形勢越來越惡劣,最後陷入“招生難”的困境。

王鳳弟用一組數據說明了這個問題:今年,仙居中學的高中錄取分數線為680分左右,城峰中學和宏大中學的分數線都在600分以上。由於仙居中學是縣內綜合實力最強的省重點中學,想進入該校就讀的學生趨之若鶩,許多家長不惜成千上萬元的擇校費,也要千方百計讓孩子到仙中讀書。而城峰中學和宏大中學因為有位於城關的地理優勢和硬體設施、師資力量上的優勢,則是廣大家長和學生的第二選擇,都按原計畫完成了招生。橫溪中學的分數線為430分,即使這么低,原本想招8個班的新生,結果沒能完成招生計畫。

“招生時,我們全校教職員工四處出擊,向學生及家長宣傳橫中,但成效並不明顯。後來在操作中,我們又放低錄取門檻,招收了70餘名低於430分的新生,仍只招到7個班。”王鳳弟說。

橫溪中學黨支部書記宋明榮憂心忡忡地說,目前的事實是,每年橫溪中學能招到的優秀學生有如鳳毛麟角。這些學生一般是家境比較困難的,他們達不到仙居中學的錄取線,家裡又無能力交納高額擇校費的。

一步步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招生難”凸現了這么一個尷尬的現實:橫溪中學往日魅力一去不返。

更可怕的是,“招生難”逐步把橫溪中學推進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王鳳弟這樣描述學校面臨的困境:招不到足夠的新生———收取的學費僅夠維持學校正常開支———無錢對優秀教師進行獎勵、無錢投入學校硬體設施建設———無法控制優秀師資的流失———學校高考上線率不高———對家長和學生缺乏吸引力———招不到足夠的新生。

以前有國中時,橫溪中學每年能夠從省里得到一部分經費補助,本校高中的生源也能得到保證,學校每年都可以留存一部分錢用作進一步的發展資金。

國中停招後,招生形勢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學校每年的學費收入,就只能勉強維持正常運轉了。

因為沒錢,橫溪中學不得不逐年壓縮高考獎勵經費。2001年,該校用於高考獎勵的費用為4.8萬元,2002年降至3.8萬元,今年則只有3.2萬元,平均每個高三教師不足2000元。

對新生的獎勵也是如此。該校每年設入學獎,中考成績最高的新生能得到1000元獎勵。但這個獎勵的總額也就數千元錢,根本就起不到刺激學校招生的作用。

同樣因為沒錢,學校每年發給教職員工的福利少得可憐。同為教師,橫溪中學的教師年收入比縣城中學教師要差萬元左右。

近年來,學校每年都有七八名教學中堅調走。“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橫中的待遇比縣城低;二是他們要為子女著想,希望讓子女在縣城接受教育,因為縣城集聚了全縣最好教育資源。”王鳳弟說。

2003年以來的3年中,橫溪中學高考上線學生的本科、重點率遠遠低於仙居中學。即便與城峰中學和宏大中學比,也遠遠不如前者。

名校可能就此“爛”下去

“如果縣裡不扶持橫中發展,橫中這個昔日名校可能一年年爛下去。”橫溪中學黨支部書記宋明榮這樣認為。

其實,作為學校主要領導,校長王鳳弟和校黨支部書記宋明榮一直都想把學校辦好,而且為之付出了許多努力。

在王鳳弟他們的竭力爭取下,2001年縣“兩會”期間,縣政府承諾:從2001年起連續3年,每年向橫溪中學投入150萬元,用於支持其發展。

至2004年,縣裡承諾的450萬元扶持資金全部到位。王鳳弟介紹說,加上這450萬元,1997年以來縣裡總共向橫溪中學投入了550餘萬元。

“應該說,近幾年縣委、縣政府以及縣教育局是很關心橫中的發展的。”王鳳弟說。

然而,雖然這些錢解決了學校的一些燃眉之急,但事實上與學校同期的投入還有不少差距———1997年以來,橫溪中學在擴建校園、建新教學樓、圖書樓、學校自來水工程、運動場擴建、學生公寓、多媒體及儀器設備等教學設施等方面的總投入為1015萬元。

目前,橫溪中學的負債為396.5萬元,其中銀行貸款90萬元,其餘為教師集資。每年,學校需支付的利息就達近40萬元。

今年的縣“兩會”期間,橫溪中學曾向縣裡提出貼息的要求,但至今一直沒有答覆。

近400萬元的債務無疑是橫溪中學一個沉重的包袱———上文已經說過,因為招生形勢不好,學校每年收取的學費勉強能與學校的開支持平,這裡所指的開支就包括近40萬元負債的利息。

所以,王鳳弟和宋明榮都說,學校迫切需要縣裡的新投資。否則,學校要取得新發展,仍然舉步維艱。

記者了解到,雖然生源不是很理想,但橫溪中學還是努力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近年來,學校在加強學生德育方面下的工夫比較多,而且效果是較為顯著的。宋明榮舉例說,學生上“網咖”現象就相當少見。今年,捨身救人、事跡感動全省的少年英雄周啟傑,就是該校高一(5)班的學生。

同時,學校在學習、考試紀律上抓得也很緊。所以,學生相對來說學得比較實。宋明榮說,同樣經過3年的高中學習,橫溪中學的畢業生與縣內同等學校的畢業生比,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上的進步比較明顯。

因此,雖然縣裡出於發展職高教育考慮,初步確定橫溪中學、白塔中學、下各中學的發展方向為普高、職高並存的綜合高中,但王鳳弟和宋明榮顯然心存“不甘”,因為他們都有這樣的信心:橫溪中學完全有理由重現昔日輝煌。

“以橫中目前的教學資源,只要略加扶持,完全能達到省重點中學的要求。從市內其他地方看,一個縣(市、區)內有2所以上省重點中學的情況相當普遍,而且至少有1所在農村,如路橋的金清中學、溫嶺的新河中學等。假如縣裡從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資源的角度出發,把橫中也扶持成省重點,與仙居中學形成競爭態勢,不僅會促進橫中的發展,更能促進全縣高中段教育的更好發展。”採訪即將結束時,宋明榮這樣說。

橫溪中學現在出現了少量的學生學習日語,這是一個特色,不擅長英語的學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橫溪中學也是仙居唯一一所普高職高都招收的學校。而且該校在生活環境,空氣良好。可以說是仙居所有普高學校裡面最好的。2014年國中畢業生如果進入該校學習,將跟2013年和2012年的國中畢業生一起享受新食堂。

在不久的將來,橫溪中學會越變越好是必然的。綠道的修建和羊草山的風景將給橫溪中學帶來更美好的明天。五水共治的出現,橫溪中學校園裡的小溪也會得到很好的改善,在這裡,學生基本不受外界的影響(這是與其他普高學校相比而言,但不是說絕對與世隔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