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俊偉

法學界新生一代年輕有為的法學學者,其學術造詣在荷蘭民法學領域已嶄露頭腳。23歲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成為蒂爾堡大學法學院自1927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的博士生,其博士科研獲得學院全額資助。2008年5月10日成功發起和組織荷蘭華人留學生支持京奧、反對西方媒體報導不實三千人遊行集會。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法學博士生

2002-2006: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6-2007: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國際經濟與商業法碩士,VMW律所阿姆斯特丹分所擔任中國部律師

2007年9月攻讀荷蘭蒂爾堡大學民法學博士學位,師從荷蘭著名法學家、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J.B.M. Vranken 教授

2008年美國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

學習經歷:

2007-2010,荷蘭蒂爾堡大學民法學博士

2008-2009,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6-2007,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國際經濟與商業法碩士

2002-2006,湖南農業大學法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1.01-至今,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師

2010.09-2010.12,荷蘭蒂爾堡大學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2007.04-2007.09,荷蘭van men’s & wisselink律師事務所中國部律師

教育科研

研究方向:

民法學,歐盟私法,比較法

主講課程:

民法總論

英文著作:

獨著:《現代中歐契約法:以意思自治為中心的比較研究》,荷蘭威科法律國際出版社,2011年4 月. [Modern European and Chinese Contract Law: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ty autonomy,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April 2011]

英文論文:

獨著:《邁向共同的社會價值:中歐契約法根本原則比較研究》載《牛津大學比較法論壇》,2009年12月 Towards a social value converge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n the EU and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Comparative Law Forum, December 2009.

英文譯著:

合著:《中國民法典草案》,梁慧星教授主編,荷蘭博睿出版社出版,2010年10月 Draft Civil Cod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ang Huixing, Brill Publisher, October 2010.

中文論文:

1、獨著:《歐盟民法典草案之述評》,載《民商法論叢》第43卷,梁慧星教授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

2、合著:《歐盟民法典草案之物權法評論》,載《民商法論叢》第44卷,梁慧星教授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

3、獨著:《現代歐盟現代私法的發展方向:人權保障與社會正義》,《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9年第6期

4、獨著:《論契約忠誠的內涵及歷史沿革》,《民商法論叢》第47卷,梁慧星教授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0年12月

5、獨著:《歐盟契約法解釋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東吳法學》2010秋季卷,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2011年3月

6、校譯:《歐盟民法典草案之物權篇》,《民商法論叢》第44卷,梁慧星教授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

主持項目:

《歐盟民法典草案研究》獲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

相關資料:

Education:

來源:蒂爾堡大學

From 2002 until 2006, Junwei Fu obtained his bachelor of laws from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June 2007, he graduated from his Master degre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Business Law at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Law School, the Netherlands. Throughout his studies for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he received a number of scholarships and honors. From Sep. 2007, he has been working as a PHD researcher in Tilburg University Law School, promoted by Prof. Dr. J.B.M. Vranken. In addition, he had been working for the China desk of the law firm VMW, Amsterdam.

PhD Topi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ty atuonomy in modern European and Chinese contract law

社會活動:

1、2008年7月組織荷蘭華人留學生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

2、2008年5月發起組織支持京奧相關活動,擔任“迎接奧運 聚焦中國”全荷華人集會組委會主席

特寫: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和諧、發展的中國

2008年05月11日 17:42:3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阿姆斯特丹5月10日電(記者 劉黎)數千名荷蘭華僑華人、中國留學生10日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中心達姆廣場舉行“迎接奧運 聚焦中國”集會,表達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並向荷蘭民眾介紹中國,宣傳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

10日的阿姆斯特丹陽光明媚,碧空如洗。在市中心最繁華地段的達姆廣場上,數千面中荷兩國國旗、奧運五環旗和大小標語橫幅,匯成了一片旗幟的海洋。集會人群中許多人臉畫五星紅旗和奧運圖示,身著五環T恤,高舉“歡迎來北京、歡迎來中國”、“支持奧運、讓政治走開”等中、英、荷文標語宣傳北京奧運會,吸引了眾多行人駐足觀看、拍照。許多荷蘭人也參加了活動,他們有的身披紅旗,有的胳膊上貼著奧運會標,為中國奧運加油。

集會發起人之一、荷蘭蒂爾堡大學法學博士在讀生付俊偉說,在奧運會臨近之際,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奧運和所謂“西藏問題”進行了片面歪曲報導,他和同學們感到,必須向西方民眾澄清真相,讓他們了解一個真實、和諧、發展的中國。這次活動完全是留學生們自發組織的,來自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的留學生也積極參與了籌備工作。

荷蘭華僑華人留學生集會:加油!北京奧運!

2008年05月11日 09:21 來源:人民網

2000多名中國留學生、華人及當地荷蘭人5月10日下午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達姆廣場舉行集會,支持北京奧運會,倡導和平、友愛、公平的奧運精神,並向人們敘說中國的真實故事。

此次集會的組織者之一、來自荷蘭蒂爾堡大學的法學博士生付俊偉對記者說,集會從四月初就開始發起,在短短的幾天裡,便收到了來自英、美、德等各地學生的捐款與祝福。一些留學生將他們打工一個月賺來的工資全部捐到了這次活動中。籌備組中有很多同學來自台灣、香港,還有不少熱心的荷蘭朋友幫助翻譯荷語材料,提出寶貴建議。最初向市政廳申請的400人集會擴展成了3000人的大聚會。

“迎接奧運 聚焦中國”全荷華人集會舉行

2008年05月11日14:35 奧林匹克運動會官網

5月10日的阿姆斯特丹一如既往地熱情和寬容,今天在這個多元化的國際城市裡,來自荷蘭各地以及德國比利時等地的華人們為阿姆帶來了紅色激情。籌備了近一個月的“迎接奧運,聚焦中國;one world, one dream”全荷蘭華人集會如期在市中心達姆廣場舉行。從上午9點開始,就有留學生和華僑陸陸續續地從各地自發趕往現場,12點鐘時,達姆廣場已經聚集了數千名奧運支持者,他們中有中國留學生,華僑,港澳台同胞和相當數量的荷蘭本地人。組委會為全體參與者準備了印有“我愛中國” 字樣的服裝。在一片紅色國旗和荷蘭三色國旗的海洋里,12點整集會正式開始。

記者特別專訪了負責此次集會的組委會主席,來自蒂爾堡大學的法學博士付俊偉先生。他坦言,作為荷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華人集會,在過去一個月的準備過程中經歷和克服了種種困難。他由衷地感謝各地華人留學生和荷蘭僑界為宣傳中國、宣傳北京奧運做出的巨大努力。很多同學平時省吃儉用,但慷慨無私地將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捐獻出來。身在荷蘭的僑界同胞也慷慨捐助了大批費用。此外,此次集會不但得到了在荷蘭的中國人的廣泛支持,還得到了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比利時等國留學生的幫助。他們有的貢獻經驗,有的出力出錢。付俊偉不禁感嘆,集會的成功舉行完全源於每箇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對奧運的支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荷蘭各地的中國人還將舉行一系列宣傳北京奧運,弘揚中華文化的活動,例如5月底在恩斯赫德將有中國文化展等活動。

旅荷炎黃赤子為北京奧運加油

2008-05-11 13:31:29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國際線上報導:由荷蘭中國留學生自發組織、荷蘭華僑華人社團積極參與的主題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和平集會10號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達姆廣場舉行,近3000名旅荷華人華僑以及來自兩岸三地的中國留學生相聚在一起共同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北京奧運的支持。

五月的阿姆斯特丹已經是夏樹蒼翠,晴空下的達姆廣場上紅旗飄展、人頭攢動,前來參加集會的人們熱情高漲,共同祝福中國,祝福奧運。本次集會的發起人、來自荷蘭蒂爾堡大學的留學生付俊偉告訴本台記者:我們這次的集會是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最繁華的廣場,這裡是人流量最大、最密集的一個區域,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機會能讓更多當地人更多地了解中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當地人更多地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和諧的中國,一個發展的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