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井

付井是周口市綜合實力“十強”鄉鎮之一。

簡介

沈丘縣付井鎮豫皖交界,東鄰安徽省界首市,北傍漯阜鐵路和漯周界高速公路,黃金水道沙穎河及省道豫S20線穿境而過,建有年吞吐量為40萬噸的碼頭兩個,交通十分便利。
全鎮總面積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萬畝,轄31個行政村,365個村民組,人口7.2萬人,先後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六好鄉鎮黨委、中州名鎮、重點鎮和環境優美小城鎮。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0.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4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85元,是周口市綜合實力“十強”鄉鎮之一。
近年來,付井鎮圍繞“農業固鎮,工業強鎮,城建興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經營,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城鎮建設原則,以舊城改造為依託,以基礎設施為重點,以新區開發為增長點,以繁榮全鎮經濟為目的,強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實現了小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初步形成了沿邊區域性中心城鎮的雛形。
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鎮區建成區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萬多人。三縱六橫一環的城鎮框架已經拉開,工業小區、商業小區、小康村居住區分區合理;建成了第5公里、寬13米的金絲猴迎賓大道主街區,吸納民間資金3600多萬元,改造、新建臨街商業門面樓6萬多平方米,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公安分局、郵政支局、電信支局、農業銀行營業所、信用社等全部建成辦公大樓,鎮容鎮貌明顯改觀。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投資1300多萬元,完成全鎮村村通工程,全鎮油路總長已達80多公里,開通了10000萬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電話裝機已達4000多部;建立於聯通、移動三座行動電話信號基站的建設,實現了全鎮境內無盲區;實施了農網改造工程,建設了35千伏變電站一座,實現了全鎮境內村村通電,且供電質量明顯提高,建成了日供水量3000噸的付井自來水廠,滿足了鎮區居民用水和企業生產用水的需要;建成了金絲猴假日酒店和溫泉度假村的建設,填補了鎮區無三星級以上酒店的空白;建成了三所容納5000多名學生的中國小,滿足了鎮區人口受教育的需要;建設了容納觀眾2000多人的電影院一座,滿足了會議、演出的需要;建立了公交公司和長途汽車站,實現了與縣城和鄰近界首市的公共運輸以及通達全國各地。

發展

鎮區民營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發展迅速。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帶動了民營經濟的長足發展,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2個,超千萬元的企業發展到6個,僅金絲猴集團擁有固定資產和自有資金5.65億元,年產值近5億元,培育出了中國弛名商標--金絲猴品牌,其無形資產超過7億元,成為中國糖果行業的龍頭企業。優惠的政策,寬鬆的環境,完善的設施,使付井成為中外客商投資的熱土。先後有新加坡、香港、南非、馬來西亞等國家或地區的客商到付井建立中外合資企業7個,上海、南京、黃山、周口等省內外數十家企業與付井聯姻。2002年1--10月份,引資融資9000多萬元,實際到位3000多萬元,完成工業產值8.7億元,上交稅金1247萬元。
農業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該鎮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託龍頭企業,走“公司+基地+農戶”之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初步形成了奶牛養殖、肉牛育肥、特色農產品加工、優質麥訂單農業四大農業產業化格局,年存欄奶牛2500頭,肉牛18000頭,美國甜玉米等特色農產品3600畝,9023優質麥訂單農業3.4畝,有效地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002年,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0元,預計到2005年,鎮區面積達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5萬人,工農業總產值達3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6000萬元,真正成為豫皖交界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裡不是都市,但是它有著都市的色彩、都市的氣氛、都市的雛型,進而被人們稱為“鄉村的都市”:一條長5000米、寬30米的迎賓大道主街區,成為這裡走向全國的紐帶;3.2萬多平方米的臨街商業門面樓顯得氣勢不凡;5000多米綠化帶和140多盞高標準路燈更把這裡裝點得十分妖艷;門面商住、車間廠房、倉儲物流、醫療服務、辦公住宿等樓房鱗次櫛比,建設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假日酒店、溫泉度假村的投入使用,將新區組裝大大加快,城市功能日趨完善;開通了1萬門程控電話,電話裝機已達4000多部;建成了聯通、移動4座行動電話基站,實現了境內無盲區;在我市鄉鎮首家開通了小靈通無線通訊,使這裡的通信網路可與大都市媲美;每到夜晚,彩燈初上,將整個付井城區照耀得十分壯觀,“夜市”成為付井一景。
這裡雖是鄉村,但是它處處都“寫”滿了時代的風貌、時代的氣息、時代的足跡,進而被人們稱為“都市的鄉村”:一個馳名中外的中國金絲猴集團就為它增色不少,由金絲猴集團托起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更為這裡帶來了滾滾財源;奶牛養殖、肉牛育肥、訂單小麥、特色農產品加工等4大農業產業化格局的形成,讓這裡的農民盡享小康之甜蜜;民營經濟的崛起,孕育一批主導產業凸現;龍頭企業帶動,催生村級塊狀經濟發展;4所能容納5000名學生的中國小校的建成,滿足了鎮區人口受教育的需要;一座能容納2000多人的多功能影劇院的建成,滿足了鎮裡文化生活的需要;鎮級醫院的升級改造,完善了基本的醫療保健體系;一座縣級優秀敬老院,使鰥寡孤獨老有所養;公交公司和長途汽車站的興建,實現了與縣城和安徽界首市的公共運輸的聯網,汽車客運可以通達全國各地。
正是這“都市的鄉村”和“鄉村的都市”,使得它成為豫東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愈發光彩奪目!

它就是付井!沈丘縣一個偏遠的鄉鎮。

沈丘縣付井鎮位於縣城東30公里處,素有沈丘東大門之稱。東與安徽省界首市相鄰,北依古黃金水道沙穎河,京九鐵路翹首可望,省豫20線橫穿腹地。鎮域面積68.4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7.1萬人,6.3萬畝耕地,是豫東沿邊的明星鄉鎮。
付井鎮因街中古有一口深井,姓付人家鄰其居住,故而得名。80年代初期付井人即以靈活的頭腦,長遠銳利的目光,重點以工業為主,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採取工農業齊頭並進的長遠發展思路,打造本地名牌。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全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唱響發展主旋律,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推進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努力把付井打造成“商貿活鎮、工業重鎮、城建美鎮、財政大鎮”。
目前,鎮辦企業發展迅猛,並全部改制完畢。鎮政府通過政策引導、示範帶動、積極扶持、全力保護等措施,促進個體私營經濟擴大規模,上升檔次,提質增效,初步形成了以糖果、食品加工、交通運輸、蔬菜種植、精品林果多業並舉的格局。2001年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300多個,民營企業530多家,從業人員7000餘人,個體私營經濟占全鎮鄉鎮企業的30%。鄉鎮企業重點以全國最大的糖果生產廠家——中國金絲猴集團為“龍頭”,該廠下屬18家企業,產品180多種,2001年上交利稅1112.3萬元,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化工部農藥定點生產企業,科達農藥廠所產“科威”牌農藥,暢銷全國二十個省、市、自治區。
特色農業形成了規模。初步形成了以馬堂行政村為主的“九九桃王”基地,占地300多畝,覆蓋13個行政村,1300多戶。以郭崗行政村為中心占地400畝的黃瓜種植,遠銷上海、廣州。農業產業化速度進一步加快,已形成以奶牛、肉牛為主的“公司+農戶”產業化格局。以周寨為中心的奶牛養殖業,存欄奶牛1500多頭,覆蓋7個行政村,340戶人均收入年增長1500多元。以郭崗為中心的肉牛繁育基地,開拓性地發展“企業+工廠+農戶”的肉牛養殖業,肉牛存欄達15000餘頭,覆蓋15個行政村。2001年全鎮財政收入達到1449萬元,比上年增長40%,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368元。小城鎮建設規范迅速,鎮區功能日臻完善,道路四通八達,主要幹道全部達到“硬化、亮化、綠化、美化”,沿街三層門面房林立,郵政、電訊、全部實現國際化、網路化;商貿、娛樂場所布局合理,街道硬化率100%,擁有640千瓦的變電站一座,程控電話擴容到一萬多門,鎮東方電視台輻蓋周邊20多公里,商品批零、客運、飲食市場各2個,中國小幼稚園34所,私立學校3所,在校學生1.2萬人,大型醫院3家,同時擁有礦泉水廠和三星級金絲猴假日酒店等有利於付井發展的配套工程。
付井鎮連續六年被周口市評為鄉鎮企業發展強鄉鎮。周口市綜合實力20強鄉鎮,計畫生育工作連續幾年被評為一類鄉鎮。同時被省政府命名為“中州名鎮”,並列入全省116個重點建設鎮之一。獲得河南省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02年又被省委命名評為全省“六好鄉鎮黨委”。
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