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鱗

介鱗:(1).甲蟲與鱗蟲。(2).古代傳說中的魚類祖先。(3).比喻遠夷。

jiè lín ㄐㄧㄝ ˋ ㄌㄧㄣˊ
介鱗(介鱗) 
(1).甲蟲與鱗蟲。《大戴禮記·曾子天圓》:“介蟲介而後生,鱗蟲鱗而後生,介鱗之蟲,陰氣之所生也。”《淮南子·兵略訓》:“下至介鱗,上及毛羽。” 唐 無名氏 《李林甫外傳》:“茲介鱗之屬,其間苦事亦不少。”
(2).古代傳說中的魚類祖先。《淮南子·墬形訓》:“介鱗生蛟龍,蛟龍生鯤鯁,鯤鯁生建邪,建邪生庶魚;凡鱗者生於庶魚。”
(3).比喻遠夷。含貶義。《後漢書·楊終傳》:“故 孝元 棄 珠崖 之郡, 光武 絕西域之國,不以介鱗易我衣裳。” 李賢 註:“介鱗喻遠夷,言其人與魚鱉無異也。” 宋 蘇軾 《伏波將軍廟碑》:“ 揚雄 有言, 朱崖 之棄,捐之之力也。否則介鱗易我衣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