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桃源仙境圖

內容介紹

仇英此畫遠處峰巒起伏,幽深高遠,山間雲蒸霧漫,遠

明 仇英《桃園仙境圖》明 仇英《桃園仙境圖》
山深處廟台亭閣在雲霧中時隱時現,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橋,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藝術表現上,畫家勾勒精工,似學宋趙伯駒一派。不論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還是人物的動態和表情都描繪的細緻入微,嚴謹工細。通幅青綠著色,色彩妍麗雅美。顯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錶現能力。《中國名畫點擊》叢書(第一輯)是為方便廣大讀者欣賞和學習傳統繪畫技法而編。每冊叢書精選歷代名家有代表性的作品若干件,局部放大,近於原寸,力求毫髮畢見地再現原作神采。本冊收入明代畫家仇英及其婿尤求的山水畫作品,凡三件。

創作背景

東晉隱士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描繪了人們理想中的隱居勝地,成為後世畫家熱衷描繪的題材,仇英的《桃源仙境圖》也應是取材於此,描繪文人理想中的隱居之樂。此圖為重彩大青綠山水,深受南宋趙伯駒兄弟工致一路畫風的影響,又兼取劉松年精巧明麗的用筆、用色。全畫以豎幅高遠章法,分三層疊進,近景為深壑、小橋、流水,橋上有童子捧甌而過。板橋過處,青草鋪地,另一童子攜食盒亢於岸頭。隔小溪為山洞,內有鐘乳石懸壁,有泉淌漾而出,洞口水邊有一位仙者彈琴,兩位仙者於旁靜聽,傳神入微。仙者傍依的山根岩石間,有山桃雜卉伴臥松而開放,古松自右岸斜坡橫臥於洞頂,松皮龍殼,青藤盤繞,與左岸山岩之山桃相呼應,境界超逸,非神仙之屬,又怎能到這裡生存!這是作品的主題部分。洞頂清靄虛掩處,有小路自雲中顯現,繞過山樑及松林,瓊閣高築與松柏相輝映,山澗有清泉,挾亂石而流瀉,澗邊雜卉仙草益發,石上小亭別具,山間浮雲繚繞,斜暉之中,幾組遠山,一派雲海,更使畫面境界無盡。

作者簡介

仇英(約1498—約1552),字實父,一作實夫,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寓居蘇州,主要活動於嘉靖年間。出身低微,初為漆匠,兼為人彩繪棟宇,後徙業而畫。年輕時以善畫結識了許多當代名家,拜於周臣門下。由於其天資不凡,深得理法,人物、山水、走獸、界畫,無所不精,在畫壇聲譽卓著。
仇英一生都在不斷地汲取文人畫家的審美情趣,但始終保持了他的個人風格,並開創了青綠山水的新典範。由於仇英廣泛交際於文人墨客之間,所作的山水畫大多與人物活動相結合,較多表現文人休閒生活的主題,諸如讀書、彈琴、賞泉、論畫等,與當時吳門派畫家熱衷表現的“別號圖”和園林、軒亭等題材繪畫所表達的主題相近。
仇英的繪畫風格在“明四家”中最為多樣化,尤精山水、人物,這與他職業畫家的身份和經歷有關。作為摹古高手,仇英曾長期客於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處,縱觀歷代名跡,並為項臨摹古畫,終致於“摹唐、宋人畫,皆能奪真”,練就高超的藝術水平。長洲收藏家陳官(號懷雲)也是仇英的一位重要贊助人,晚年的仇英長期在他家作畫。彭年在《職貢圖》後題跋中記陳官“與十洲善,館之山亭,屢易寒暑,不相促迫”。《桃源仙境圖》就是仇英為陳官所制,並有陳官收藏印。從作品的創作風格推斷,應為仇英晚年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