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聲

仁聲

仁聲,漢語辭彙。 rén shēng ㄖㄣˊ ㄕㄥ 意思:1、是具有教化作用。 2、指施行仁德而贏得的聲譽。

詞目

仁聲

拼音

rén shēng

出處與詳解

1、.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風俗變得淳厚的音樂或樂聲。

①《孟子·盡心上》:“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趙岐 註:“仁聲,樂聲《雅》《頌》也。”

②漢 王褒 《洞蕭賦》:“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2、指施行仁德而贏得的聲譽。

①漢 揚雄 《羽獵賦》:“仁聲惠於北狄,武誼動於南鄰。”

②《三國志·蜀志·楊戲傳》:“初自 燕 、 代 則仁聲洽著,行自 齊 、 魯 則英風播流。”

③唐 元稹 《鄭涵授尚書考功郎中馮宿刑部郎中制》:“二帝三王之所以仁聲無窮,績用明而刑罰當也。”

④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詩:“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猶占夜斗行。”

⑤明 劉基 《感興》詩之一:“昭代仁聲浹九夷,野無矛戟有鎡基。”

⑥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取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汝何虛誑之甚也!吾久聞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屈身下士,恭以待人,仁聲素著,世之黃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當世之英雄也。

⑦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編》:“民則簞食壺漿,商則市肆無驚,豈非仁聲素著,信義先行者所能如此哉!”參見“ 仁聞 ”。參閱 宋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章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