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在田野

《人類學家在田野》,作者(澳)休謨,(澳)穆拉克,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作為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方法,參與觀察,要求研究者在觀察的同時儘可能地參與他們所意圖記錄的社會活動。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人類學家在田野
定 價:¥36.00
庫 存:有貨,可送至全國作 者:(澳)休謨,(澳)穆拉克 著,龍菲 譯
出 版 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0-1
開 本:16開
I S B N:9787532750245

內容簡介

作為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方法,參與觀察,要求研究者在觀察的同時儘可能地參與他們所意圖記錄的社會活動。
參與,讓研究者能夠更切近地體驗和理解“局內人”的觀點;同時,觀察所需要的理性和反思,又要求研究者隨時保持“局外人”的身份。因此,好的參與觀察者,善於在親熟和距離、局內人和局外人之間保持某種有意識的平衡。
本書集結了十六位人類學家的田野體驗,從墨西哥都市中的色情場所,到修道院中的揭密與互動;從底特律街頭的黑幫毒販,到州立監獄中的看守與囚犯。通過他們對觀察者和參與者、自我與他人、主觀與客觀的關注與反思,我們發現,往往那些令人不安的田野經驗、尷尬的社會空間,正是參與觀察方法具有潛在創造力的場所。
作者簡介 林恩·休謨(Lynne Hume),人類學家,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澳大利亞土著文化、當地的薩滿教和新宗教運動。
目錄
致謝
引言:尷尬的空間,創造性的場所
第一部分 定位參與
第一章 尷尬的親熟關係
墨西哥都市中的賣淫、政治與田野工作
第二章 修道院內的揭秘與互動
第三章 越過“西方世界”與“其餘世界”
在泰國北部進行非西方的、非土著的民族志研究
第四章 多重角色、身份與忠誠
探究殘疾文化研究中的民族志過程
第五章 “他不是間諜,他是我們中的一員”
中產階級場景下的民族志定位
第六章 異議與同意
構建收養三角
第七章 在“自己的民族社區內”進行民族志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