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

《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

《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作者:林恩·休謨(Lynne Hume) (作者), 簡·穆拉克 (作者), 龍菲 (譯者), 徐大慰 ,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本書通過他們對觀察者和參與者、自我與他人、主觀與客觀的關注與反思,我們發現,往往那些令人不安的田野經驗、尷尬的社會空間,正是參與觀察方法具有潛在創造力的場所。

基本信息

00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1日)
外文書名:AnthropologistsintheField:CasesinparticipantObservation
叢書名:復旦-哈佛當代人類學叢書
平裝:33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532750248,9787532750245
條形碼:9787532750245
商品尺寸:20.8x14.6x2cm
商品重量:440g
品牌:上海世紀
ASIN:B004B7Z2QA

內容簡介

《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內容簡介:作為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方法,參與觀察,要求研究者在觀察的同時儘可能地參與他們所意圖記錄的社會活動。參與,讓研究者能夠更切近地體驗和理解“局內人”的觀點;同時,觀察所需要的理性和反思,又要求研究者隨時保持“局外人”的身份。因此,好的參與觀察者,善於在親熟和距離、局內人和局外人之間保持某種有意識的平衡。
《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集結了十六位人類學家的田野體驗,從墨西哥都市中的色情場所,到修道院中的揭密與互動;從底特律街頭的黑幫毒販,到州立監獄中的看守與囚犯。通過他們對觀察者和參與者、自我與他人、主觀與客觀的關注與反思,我們發現,往往那些令人不安的田野經驗、尷尬的社會空間,正是參與觀察方法具有潛在創造力的場所。

編輯推薦

《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復旦-哈佛當代人類學叢書

作者簡介

作者:(澳大利亞)林恩·休謨(LynneHume)(澳大利亞)簡·穆拉克譯者:龍菲徐大慰
林恩·休謨(LynneHume),人類學家,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澳大利亞土著文化、當地的薩滿教和新宗教運動。
吉莉安·洪特(GillianLewandoHundt),英國華威大學健康社會科學教授,是該校健康和社會研究學院健康研究院負責人。她在中東、肯亞和南非的研究經歷屬於套用醫學人類學和健康與疾病社會學範疇。她近期的研究項目是關於全球健康問題中當地人的聲音和行動,集中關注資源獲取、不平等、性別和族群。她在人類學和流行病學二者的交叉學科方面經驗豐富。
西爾維·托爾尼(SylvieToufigny),醫學社會學家。她是行為研究創始負責人,目前是設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的昆士蘭酒精和毒品研究和教育中心社會科學高級講師。她的工作主要關注面臨複雜交錯的公共健康問題的社區,以及邊緣化的經驗性後果。她的工作對象廣泛,包括HIV/AIDS病人、幫派成員和移民青年、美國“福利改革”政策下被取消福利的家庭以及參與毒品交易的人。她也對領導能力和職業倫理問題充滿濃厚的興趣。

目錄

致謝
引言:尷尬的空間,創造性的場所
第一部分15分定位參與
第一章尷尬的親熟關係
墨西哥都市中的賣淫、政治與田野工作
第二章修道院內的揭秘與互動
第三章越過“西方世界”與“其餘世界
在泰國北部進行非西方的、非土著的民族志研究
第四章多重角色、身份與忠誠
探究殘疾文化研究中的民族志過程
第五章“他不是間諜,他是我們中的一員
中產階級場景下的民族志定位
第六章異議與同意,
構建收養三角
第七章在“自己的民族社區內”進行民族志研究
一位尷尬的局內人的經驗
第八章“在這個世界我再也沒有家的感覺了
兩處地點中的田野工作
第二部分倫理參與
第九章“你,母狗”及其他挑戰
對高風險民族志的探討
第十章對肯亞海洛因吸食者的田野工作的反思
第十一章關閉的房門
監獄民族志的倫理問題
第十二章居於小屋
在蒂維人研究中所發生的自殺和友愛事件
第十三章行動和建構
以客人身份研究宗教
第三部分多點參與
第十四章不完全是在家裡
田野嫉妒與新世紀民族志弊病
第十五章多點跨國民族志與田野工作的多變建構
第十六章多點方法論
在澳大利亞、斐濟和吉里巴斯的“家庭作業
作者簡介
參考書目

序言

過去的幾十年,社會和文化人類學在全球範圍內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出版這套叢書的目的,是讓中國讀者能領略到在人類學理論、研究方法、實證發現和套用實踐方面的最新成果,正是這些激動人心的成果,充分體現了這場具有深刻而持續影響力的變革。
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們的近期研究,是對當代人類學動向的極好闡釋。這套叢書,第一次使得中國的教授、學生和有興趣的普通讀者,能接觸到這些研究作品。目前,國際人類學界最值得注意的變化之一,就是其關注對象正轉向當代的主要社會和地區,如中國、日本、歐洲各國和美國等等。而另一重要趨勢,是作為社會和文化人類學分支的醫學人類學,正逐漸占據日益顯著的中心地位。這一動向顯示,人類學家正在轉而研究影響當代各共同體的重點社會問題,並開始表達出努力轉化人類學研究成果,使之能為政策辯議、項目實施和一般傳媒所用的意願。叢書中的部分作品也使我們看到,醫學人類學已經成為一方聯結社會和人文科學、,另一方聯結健康和政策科學間的“橋樑”。用跨越不同社會空間的“橋樑”來比喻復旦大學和哈佛大學問的關係,尤其是新近創立的復旦一哈佛醫學人類學合作研究中心,是最為恰當不過的了。

文摘

1999年的早春時節,弗朗西斯科·馬德羅合作農場①的人們尋求收回他們的土地——這塊土地位於一條荒涼骯髒的道路盡頭,在喧囂的墨西哥恰帕斯州的首都圖斯特拉·古鐵雷斯市中心以東八公里的地方,總計四公頃。然而自1991年以來,這塊曾經集體共有的農耕地卻漸漸被大約一百五十個妓女占據,她們在附近十八間小屋,或者說棚屋式的房子裡,向勞動階層賣淫。現在被叫做卡拉狄加地帶(銀河地帶)的這片土地,是一個“寬容地帶”,一個由圖斯特拉政府當局管理的合法妓院。農戶們(集體土地的所有者)警告說如果市政當局在4月2號以前還不歸還他們的土地,他們將“全副武裝地到達”,驅逐銀河地帶的居民,必要時甚至不惜流血。這個卡拉狄加地帶正是我田野工作的地點。
本文中,我檢視了自己在銀河地帶的研究工作中所進行的諸多嘗試,探究了該田野地點所獨有的個人和政治挑戰究竟以何種方式加強了我對我自己乃至被調查者的理解,並最終為我提供了人類學理論和實踐的新視角。在此,我認為田野工作的過程與最終寫作的作品同等重要,而田野研究中的種種嘗試,也與“成功”本身(有時它們甚至直接構成了成功)同等重要。在我們試圖一氣呵成地對田野研究做出描述時,那些從田野研究的挑戰與尷尬時刻所浮現出來的微微曙光,很容易但卻不應該被我們遺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