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聖敏

楊聖敏

楊聖敏,回族,一九五一年生,遼寧人,民族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其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西北和中亞的民族,特別是在新疆民族歷史和文化等領域成果較多,被收入哈佛大學編輯的《世界學者名錄》之《中亞研究學者名錄》。發表專著二部,合著八部,論文六十餘篇,另有較大影響的當代民族問題調研報告多篇。

基本信息

學習經歷

1978-1982年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學士

1982-1985年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碩士

1990年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人類學社會學系進修

1992-1997年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民族學博士

1995年美國史丹福大學人類學系進修

1994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1993-1994年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副主任,民族研究所副所長

1994年-1996年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研究院副院長

1996-2011年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

2005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

教學與研究領域

主要講授民族學調查方法、西北民族歷史與文化、新疆與中亞民族問題研究等課程

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西北和中亞的民族,特別是在新疆民族歷史和文化等領域成果較多

社會職務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社科委民族學、社會學、政治學學部委員兼主持人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民族學組主持人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民族學會副職會長

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客座研究員

蘭州大學、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客座研究員

西北大學客座教授

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外訪與講學

1992年7月在開羅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口委員會舉辦的“穆斯林世界的人口問題”國際會議

1998年11月在東京參加亞洲物質文化研究會舉辦的“亞洲傳統的物質文化”國際會議

2000年7月在莫斯科參加俄國科學院舉辦的“民族意識與民族認同”國際會議

2001年7月在泰國清邁參加清邁大學、美國ACL基金會舉辦的“民族意識與民族認同”國際會議

2002年3月在英國參加“中亞民族問題”國際研討會

2002年4-10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2002年10月在華盛頓參加美國東西方中心舉辦的“亞洲民族中的發展與衝突問題”國際會議

2003年1月在加爾各答參加印度社會科學研究所、美國亞洲研究所舉辦的“中印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2003年10月參加耶魯大學主辦的“民族認同與民族意識問題”國際研討會

2004年參加德國科學院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中亞民族問題”國際研討會

2004年參加台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主辦的“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化變遷與適應學術研討會”

2005年4月參加台灣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舉辦的“族群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2006年6-8月德國馬普社會人類學所高級訪問學者

2006年9月參加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舉辦的“環境與文化的關係”研討會

2007年6月參加保加利亞科學院舉辦的“環境與民族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

2007年12月在伊朗參加民族問題國際研討會

2008年7-10月德國馬普民族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2008年9月在德國萊比錫參加“民族問題與社會保障”學術研討會

2008年11月在東京參加“全球化與多民族社會——中國的現實、世界的課題”高級學術研討會

2009年3月芝加哥北美亞洲研究學會年會

2010年12月在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參加“國際學界有關中國當代民族問題的研究動向”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12月在日本愛知大學參加“當代中國發展的國際影響”學術研討會

獲獎情況

1993年,《回紇史》獲國家民委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994年,《資治通鑑突厥回紇史料校注》獲北京市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1998年,被教育部評為跨世紀優秀人才;

2002年,作為主持人之一的《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調研報告獲國家民委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

2004年,被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授予重要貢獻獎;

2004年,主講課程“民族學調查方法”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撰寫的兩份內部研究報告由國家民委主要領導親自附函報送中央,獲中央政治局兩位領導(含一位常委)的批示和肯定,為政府決策起到了參考作用,受到國家民委的特別獎勵;

2005年,“民族學調查方法”獲北京市課程建設與改革創新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

2005年,《中國民族志》獲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5年,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6年,獲北京市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6年,獲教育部“第二屆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6年,主編的《中國民族志》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著作三等獎;

2007年,調研報告《當前影響新疆穩定的突出問題、產生原因和解決思路——如何從基本穩定到長治久安》,由於“對於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鬥爭、維護新疆穩定具有指導意義”(摘自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的書面評價),受到中央領導重視,上報中央政治局並獲得兩位常委的批示,獲全國民委系統調研報告獎一等獎;

2007年被評為國家民委系統“突出貢獻專家”;

2007年,率領的民族學教學團隊獲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2008年“民族學調查方法”獲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本科教育教學-教學名師教改項目-教學名師”項目;

2008年,主編的《中國民族志》獲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

2009年,率領的民族學教學團隊獲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2009年榮獲國務院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範個人;

2010年《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民族學》獲國家民委第二屆人文社科獎著作類三等獎。

2014年獲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教學名師

主要著作

著作

1.《回紇史》(漢文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2.《回紇史》(維吾爾文版)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3.《資治通鑑·突厥回紇史料校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主編

《黃河文化叢書·服飾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中國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1.

《黃河文化叢書·服飾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2.

《中國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合著

《新疆現代政治社會史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新疆縱橫》(歷史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2年

《中華民族》華夏出版社,1991年。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中央民大出版社,1998年。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圖集》第三卷,廣西人民出版 ,社1999年8月。

《人類學通論》中國社科出版社,2001年。

1.

《新疆現代政治社會史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2.

《新疆縱橫》(歷史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2年

3.

《中華民族》華夏出版社,1991年。

4.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中央民大出版社,1998年。

5.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圖集》第三卷,廣西人民出版 ,社1999年8月。

6.

《人類學通論》中國社科出版社,2001年。

論文

1.“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少數民族的發展問題”方克立、王俊義主編《中華文化與21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2.“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走向21世紀的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1999年10月江蘇吳江,載於喬健、李沛良、馬戎主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社會學與人類學》論文集,(台)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

“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與形象思維” 《東亞民族文物與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東京,1998年10月

“近十年維吾爾族歷史研究中的主要問題” 《維吾爾族歷史文化研究會》第一屆研討會論文,1998年11月北京。

1.

“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與形象思維” 《東亞民族文物與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東京,1998年10月

2.

“近十年維吾爾族歷史研究中的主要問題” 《維吾爾族歷史文化研究會》第一屆研討會論文,1998年11月北京。

5.“新疆村的調查與分析”《中國民族報》2001年9月4日。

6.“西域古代伊斯蘭教”《西域研究》第1期,2001年。

7.“乾旱區文化的兩個特點”《中國少數民族人口》2001年,第1期。

8.“淺論姓氏研究的意義”《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9.“五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學”《林耀華學述》第三章,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10.“新疆庫車縣教育的歷史與現狀調查”《新疆師大學報》 2002年,第3 期。

11.“西部開發與新疆民族教育――維吾爾、塔吉克與柯爾克孜民族鄉的調查與分析”(台)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叢刊,論著類第四種,曾濟群主編《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論文集。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發行,2002年,台北。

12.“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十五講》第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13.“環境、家族與政府”( 英文)《地方發展和社會變遷》國際研討會,加爾各答,2003 年元月,並載於英文雜誌《CHIN STUDIES》2003年12月。

14.“坎兒井的起源、傳播與吐魯番的坎兒井文化”載周偉洲主編《西北民族論從》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15.“民族學研究的方法--田野調查與民族志”,載《光明日報》2003年6月17日第四版。

16.“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Arid nvironmen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in Asia-Pacific Societies》31 March 2003, No.6,p120-129.( Tokyo Japan).

17.“西域與回紇民族及鄂爾渾回紇汗國” 厲聲主編《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等共五十餘篇

研究課題

1999-2002 參與主持國家民委重點項目“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經濟和社會發展調查”。

1999-2004 主持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項目“民族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2000-2005 主持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項目“民族學專業本科教學實習基地建設”。

2000-2004 主持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乾旱地區的文化與發展——以新疆吐魯番維吾爾族為例”。

2001-2004 主持教育部項目“大城市中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問題——以北京新疆村為典型案例”。

2000-200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西部開發與民族關係、民族發展問題研究”。

2003-2004 主持國家民委項目“新疆維漢民族關係調查”。

2001-2003 主持福特基金項目“西部開發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協調發展”。

2000-2003 主持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項目“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乾旱區的文化與發展——新疆維吾爾族的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2002-2004 主持國家民委項目“西部開發與民族關係”。

2002-2004 主持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項目“《中國民族志》教材編寫”。

2002-2005 主持中央民族大學教務處項目“‘民族學調查方法’課程改革”。

2004-2006 主持中央民族大學精品教材建設“《新疆民族歷史文化》教材編寫”。

2005-2008 主持中央政法委委託項目“新疆民族關係問題”。

2005-2008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項目“新疆歷史與現狀綜合項目”之“新疆民族關係的歷史與現狀”。

2005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5·民族學”。

2005-2008 主持國家民委重點項目《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叢刊修訂》。

2005年起擔任本校“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負責主持基地下屬五個研究中心的項目。

2006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6·民族學”。

2006-2009 主持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項目“維吾爾人社會認知的心理機制”。

2006-2008 主持中央民族大學精品課程“民族學調查方法”。

2007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7·民族學”。

2007-2008 主持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世界大會籌委會項目“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建設百年文選”。

2007-2009 主持新疆社科院項目《突厥回紇史料校注》。

2007-2009 主持國家民委項目“中國牧區社會經濟調查與研究”。

2007-2009 主持教育部項目“國家級特色專業——民族學建設項目”。

2007-2009 主持北京市教委項目“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建設”。

2008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8·民族學”。

2008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民族學卷)》。

2008-2010 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族學導論》重點教材編寫”第一首席專家。

2008-2011 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邊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徵與社會穩定研究”。

2008-2010 主持北京市教委“民族學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項目”。

2008-2009 主持北京市教委精品課程“中國民族志”。

2009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9·民族學”。

2009-2012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促進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

2010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10·民族學”。

2011 主持教育部專項任務“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11·民族學”。

2011 主持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戰略規劃研究專項委託項目民族學戰略規劃研究。

人物經歷

楊聖敏,回族,現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998年被評為“跨世紀優秀人才”。1982年西北大學畢業後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攻讀程溯先生民族史碩士研究生。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1992年在職攻讀林耀華先生民族學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1997年獲民族學博士學位。1992年評為副教授,1994年破格評為教授,1999年評為博士生導師。全國教學名師。 楊聖敏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院長,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來他堅持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取得了累累碩果。

楊聖敏教授早年積累了上山下鄉和工廠工作的長期經歷。1978年恢復聯考以來,先後在西北大學歷史系、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得到歷史學和民族學系統訓練,獲得是學學士、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並有兩次出國進修經歷,是在中國民族史、民族學兩方面有突出建樹的學者,他研究的領域主要集中於中國西北和中亞的民族。

1992年以前,他主要為本科和研究生講授《中國通史》、《中國物質文化史》、《維吾爾族歷史》、《中國服飾史》等課程。並主要從事中國西北、中亞民族和維吾爾族史的研究。他講授的《物質文化史》於1991年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在美國哈佛大學編輯的世界學者目錄中,他被收入中亞研究學者目錄之中。

在從加拿大和美國的人類學與社會學系進修以後,特別是攻讀了民族學專業的博士學位以後,他的研究角度從歷史學逐漸轉向民族學與人類學。即從研究中國西北和中亞地區民族的歷史為主,轉為研究這些民族文化的特點及特點形成的原因。研究的方法也就從閱讀考證、解釋歷史文獻為主,轉向了實地調查為主。為此,他先閱讀考證、解釋歷史文獻為主,轉向了實地考察為主。為此,他先後近20餘次赴新疆對維吾爾、塔吉克、塔塔爾、哈薩克等民族進行實地調查,他還多次赴雲南、海南島等地的少數民族村寨實地調查。大量的實踐,使他在研究方法和角度上有很多新的認識。在這方面的研究中,他撰寫並發表了《歷史文獻與民族學研究》、《火焰山下的田野工作——關於如何調查與研究》、《吐魯番的維吾爾人——一個生態人類學角度的觀察》、《環境、家族與政府》、《乾旱地區的文化》等論文。到目前為止,他出版的專著有《回紇史》、《資治通鑑突厥回紇史料校注》2部,合著、主編的學術著作和教材有《新疆現代政治社會史略》、《新疆縱橫》、《民族學的理論與方法》、《人類學通論》、《中國民族志》等8部,論文50餘篇。他所主編的《中國民族志》一書被評為“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擔任主持人的科研項目資金達1000萬元以上。

在人才培養方面,楊聖敏教授長期堅持為民族學專業本科生講授學科理論方法課程,長期擔任民族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現擔任人類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已指導畢業了15位博士和碩士。目前正在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有13人。2003年,他講授的《民族學調查方法》被評為全校的優秀課程。

楊聖敏教授積極參與和促進單位的對外合作與交流,使得單位的國際化和規範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他還親自主持了多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對話。如與日本學者合作的“維吾爾的傳統文化與教育問題研究”、“海南黎族的環境與傳統文化”、“雲南民族的環境與傳統文化”;與美國學者合作的“哈薩克、塔吉克、柯爾克孜牧業文化研究”等。他也在國內外的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批相關的研究成果。如在199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開羅召開的“世界穆斯林人口會議”上,發表了“中國穆斯林民族人口的歷史與現狀”的演講,並當場駁斥了美國學者對中國人口政策的污衊。1997年在香港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少數民族在當代中國的作用與發展》的論文。1998年在日本東京的“東亞民族文物與文化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與形象思維》的論文。2002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亞洲民族中的發展與衝突問題”國際研討會上,他發表了《新疆民族的歷史與現狀》的演講,現場與“新獨”分子進行了辯論,駁斥了他們和某些美國學者主張獨立新疆的謬論。2003年,在加爾各答召開的“中印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國際研討會上,他發表了《塔吉克人的環境與文化》的論文。2004年在德國召開的中亞民族研討會上發表了《塔吉克人的環境與文化》的論文。2004年在德國召開的中亞民族研討會上發表了《塔吉克人的家族觀念》的論文。

楊聖敏教授在套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果。2000-2002年,他作為主持人之一參與並主持了國家民委李德洙主任組織的《中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社會經濟發展問題調查與研究》項目,項目組成員分成東北內蒙古、新疆、南方和甘寧青四個組,(他擔任新疆組組長)深入全國22個民族地區進行了實地調查,寫出30餘萬字的調查和研究報告上報國務院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受到中央的重視,並成為國務院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國務院為此專門發出2002年第44號檔案,撥出專款數十億元支持22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為此,該報告獲得國家民委2002年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自1996年以來,他連續5年主持了對北京的維吾爾流動人口聚居區的調查,從都市人類學的角度,深入細緻地展示和分析了北京的外來少數民族人口的生存狀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建議,相關的調查報告和研究成果受到國家民委和北京市民委的重視。2002年,他帶領研究生和當地大學生、幹部20餘人對新疆維吾爾等民族的2000餘戶共1萬餘人進行了問卷調查,蒐集了豐富的資料。這是近十幾年來學者們在新疆民族中進行的最大規模的一次問卷調查。2003年,他還主持完成了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委託的研究項目《西部開發與民族關係》。課題組成人員深入新疆、西藏和雲南等9個邊疆民族地區進行調查,寫出了10餘萬字的包公啊,就這些地區歷史上和當前存在的民族關係問題以及今後可能的動向進行了介紹、分析與預測。

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點的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楊聖敏教授辛勤工作。與此同時,楊聖敏教授作為院長,在院系管理工作中花費大量精力和心血,銳意改革創新,為學生營造和改善學習環境,為單位發展配置人才和資源。本單位培養的各級各類人才中,均有他的心血。在他擔任領導期間,本單位本科專業由2個發展到6個,碩士點由2個發展到5個,博士點由1個發展到3個。1997年以來,民族學還連續7年在全國高校學科評比中獲得第一名,成為中國民族學學科的學術制高點。學院先後獲得國家和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及各種省部級優秀或先進獎幾十項;教師發表專著、教材等44部,論文近300篇;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全國哲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國家民委課題、“211工程”課題、“985工程”課題49項;去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等講學或學術交流約150人次。

有20多年民族研究閱歷的院長楊聖敏教授,對當今現實民族問題的研究有十分深刻的見解。因此,2004年5月24日—28日,楊聖敏教授應邀為國家軍委主席江澤民、中聯部、全國政協民族與宗教委員會作了關於“中國民族關係與民族問題”的重要報告,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重視。10月21日,楊聖敏教授又作為主講人之一參加中共中央政治第十六次集體學習,就中國民族關係史問題為中央高層領導作專題講座,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人的肯定。胡錦濤同志當即號召全黨全國重視民族和宗教問題,學習民族理念和民族政策,學習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宗教學。學界認為,這是楊聖敏教授為中國哲學和認為社會科學發展做出的直接和重要貢獻。他又為全國政協學習會講授中國民族宗教問題,引起各黨派重視。

楊聖敏教授還擔任許多社會兼職,如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都市人類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組成員。同時還兼任北京大學、北方民族大學、蘭州大學、新疆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等校客座研究員、兼職教授,《人文世界》雜誌主編等。1998年被教育部評為跨世紀優秀人才。2006年獲得第二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