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學術專著,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的研究熱點、研究現狀、制約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細緻的分析,以便對整個學科的發展狀況及其存在的問題有明確而清晰的認識,並有利於指導今後的研究與實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文獻計量學自20世紀建立以來有了很大發展。在圖書館管理、科研管理與評價。情報研究、科學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長期以來,這門學科的主要研究和套用領域是以期刊為文獻基礎的自然科學。近年,雖然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卻十分有限;人們對這一領域的認識依然非常模糊。可是在另一方面,有關管理部門出於學術評價的需要,對文獻計基學方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隨著定量方法在學術評價中的使用,各種質疑和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其中尤以來自學術界的意見為甚。因此,改變當前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單純依賴文獻計量學指標進行學術評價的現狀,讓這門學科返璞歸真,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就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了。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的研究熱點、研究現狀、制約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細緻的分析,以便對整個學科的發展狀況及其存在的問題有明確而清晰的認識,並有利於指導今後的研究與實踐。《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結構如下:第一章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概述,闡述了文獻計量學的發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特點及其關注的熱點問題;第二章分析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文獻交流特點,特別指出了該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特殊性;第三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分析的各類數據源,並對其特點和優劣進行了分析比較;第四章到第七章分別列出了當前的一些研究熱點,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術評價、期刊評價與核心期刊研究、網路計量學研究、可視化技術等;第八章以三項實證分析為例,開展了面向學科的文獻計量學研究;第九章闡述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的發展趨勢及其存在的挑戰。

作者簡介

蔣穎,1985—1992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學習,並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長期從事文獻計量學研究、資料庫建設、圖書館學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館員、副館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與科學評價中心副主任。其他學術任職包括:中國社科情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索引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圖書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圖書館學會資源建設委員會委員。曾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出版專著2部、工具書1部(合著),在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概述
第一節文獻計量學的發展
第二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特點
第三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熱點問題
第二章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
第二節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文獻交流的特點
第三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的特殊性
第三章人文社會科學文獻計量分析的數據基礎
第一節文獻計量學數據源概況
第二節各類型數據源簡介
第三節數據來源的分析比較
第四節數據源建設中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第五節數據的合理使用
第四章人文社會科學的文獻計量學評價
第一節學術評價與同行評議
第二節文獻計量學與學術評價
第三節常用的文獻計量學評價指標
第四節部分國家的文獻計量學研究——來自於基金會或科研管理機構的報告
第五節文獻計量學在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中的套用
第六節爭論與思考
第五章期刊評價與核心期刊研究
第一節核心期刊概念的產生及發展
第二節期刊評價方法及測度指標
第三節國內外核心期刊遴選與評價實踐
第四節關於核心期刊和期刊評價的思考
第六章網路計量學研究
第一節網路計量學的緣起及發展
第二節連結分析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第三節網路連結的動機和行為
第四節描述全球資訊網結構
第五節網路信息資源評價
第六節網路引文分析
第七節數據的蒐集途徑
第八節網路計量學研究中的問題
第七章文獻計量學研究中的可視化技術
第一節可視化技術概述
第二節文獻計量學領域的可視化研究與套用
第三節可視化過程及測度方法
第四節文獻計量學分析可視化的常用工具
第五節可視化方法在文獻計量學領域的套用
第八章面向學科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第一節1995~2004年文獻計量學研究的共詞分析
第二節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的國際研究
第三節“中國問題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第九章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的發展趨勢及挑戰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