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催雨

人工催雨也稱為人工增雨,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彈向雲中播散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催雨常分為暖雲催化增雨與冷雲催化增雨兩種。欲要暖雲層(溫度高於0℃的雲層)降水,就得使雲層中半徑大於0.04毫米的大雲滴有足夠的密度數,要讓它們迅速與小雲滴碰撞並增長,成為半徑超過1.0毫米的雨滴以便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雲滴密度數較小而無法形成降雨的雲層中,人們使用飛機、炮彈攜帶等方法,播撒鹽粉、尿素等吸濕性粒子,促使形成許多大雲滴,就可更進一步形成或增加降水。欲要冷雲層降水,就得使冷雲層上部的冰晶密度數超過1個/升,對那些冰晶密度數不足的冷雲,用飛機等播撒乾冰、碘化銀等催化劑,便可產生大量冰晶,促成或增加降水量。為了弄清楚人工催化劑的效果,弄清人工增雨量的多少,常常要進行檢驗。由於雲層和降水過程十分複雜,使人工降水和降水檢驗的方法措施還都很不完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

??人工催雨有空中、地面作業兩種方法。空中作業是用飛機播撒催化劑。地面作業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催化劑。炮彈在雲中爆炸,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雲中。火箭在到達雲中一定高度以後,碘化銀劑開始點燃,隨著火箭的飛行,沿途拉煙播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