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水韻

然而去年夏日與文友們在京城什剎海的一次泛舟,卻改變了以往我對北京的印象。 答:我一直以為它儼然是一部厚重的大書,以其雍容的氣度,包容著諸多歷史和政治的承傳反覆。 (1)“這,或許是歷史和先祖留給北京的另一筆財富。

京城水韻

作者簡介

王本道,男,漢族,1947年8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在遼南瓦房店插隊知青。返城後,曾在師專任教,大部分時間供職於黨政機關。曾任營口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盤錦市政府秘書長,盤錦市委常委秘書長,著有散文集《芳草青青》、《心靈的憩園》、《感悟蒼茫》、《雲水情懷》。中國作協會員,遼寧省作協副主席,盤錦市作協主席,盤錦市文聯名譽主席。現居盤錦市。

作品評價

隨著散文集《感悟蒼茫》的出版,越來越多的讀者對王本道熟悉起來,尤其是其被評論家譽為“本色散文”的作品引起了讀者的關注。7月6日,40多名作家和評論家聚集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研討王本道的散文創作。與會者對王本道近年來的散文創作給予了肯定,對其健朗、敦厚、平易、親切的散文創作風格給予了讚譽。 
與會者認為,王本道近年來的散文創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形成了自己散文創作的“ 本色”風格。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很濃厚的普通人的意識和情懷。雖然作者身居官場,但其作品平易、生動、流暢,幾乎感覺不到“官氣”和“官腔”的存在;無論作者抒情敘事,還是追古思人,其作品都貼近普通讀者的生活和心靈,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和淺表直露的煽情。另一方面,他的散文在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清醒批判中,透視著作者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對人生和社會的獨到感悟。在其作品中,深沉、厚重中有清新、親切,理性的拷問和思索中有情感的真摯流露,以及娓娓道來的迂徐和舒暢,讓讀者在那瀟灑風趣的行文,去領略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生的感悟。
在受到評論家們讚譽的同時,王本道近年來的作品也受到讀者的歡迎,其作品連續兩年登上中國散文排行榜,並獲首屆冰心散文獎

原文

時下中國諸多城市的面孔,似乎愈加顯得模糊而朦朧,且逐步走向趨同劃一,但是追根溯源,其本質還是各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個性的。就說北京城吧,從30多年前第一次光顧至今,我一直認為它儼然是一部厚重的大書,以其雍容的氣度,包容著諸多歷史和政治的承傳反覆。政治革命、民眾運動、紅色風暴……千百年間,一幕幕活劇波瀾起伏,從未停歇。記憶的底片中,北京永遠是鼎沸的、躁動的、紅色的。
然而去年夏日與文友們在京城什剎海的一次泛舟,卻改變了以往我對北京的印象。
那是中伏里的一天,北京的文友忽然打來電話,告訴我京城最近辟出一個消暑納涼的好去處,邀我同去消夏。
聽罷電話,我心中好生納悶。北京七月正是最熱的季節,唯恐避之不及,怎談得上納涼消夏呢?但是情之拳拳,卻之不恭,於是利用一個雙休日匆匆趕到北京。
什剎海的遊船比起江南水面上的遊船要寬敞得多。船頭多是龍鳳的動物選型,船舷上塗抹著花花綠綠的彩漆,船尾是一個差不多一人高的船槳。進入船艙,看到艙中間的方桌上早已擺滿了水果、瓜子和一杯杯泛著鵝黃的新鮮綠茶。大家坐定後,那船便開始蕩漾起來。隨著船身的起伏,我抬頭向前望去,呵,那船頭坐著一位懷抱琵琶的姑娘。她身著一套滾邊半袖的紅色唐裝,微風吹拂著齊頸的短髮,顯現出她整個面部清秀俊美的輪廓。她那纖細的手指在琴弦上輕輕一撥,一曲《春江花月夜》的曲調便在什剎海湖面蕩漾開來。沒有任何電聲音響,也沒有任何人工裝飾的舞台,但是有習習的涼風充當媒體,有泱泱湖面和無邊的暮色作為背景,有浪花碰撞船舷的潺潺的水聲伴奏,那聲聲樂曲更顯示出其感染人的魅力。一曲終了,沒有掌聲,也沒有讚嘆,似乎大家都覺得那掌聲和溢美之詞顯得多餘,抑或是擔心那掌聲會破壞了周圍靜謐的氛圍,每個人都在靜靜地凝神諦聽著。櫓聲咿呀,琴音陣陣,清風徐來,儘管霽月未開,但那曲中之月已將一片清輝柔光灑入了人們的心田!
接著,又是一曲《太湖美》飄灑起來。想那坐在船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琴女定是一位江南女子,那優美的動作,委婉的琴音,柔情似水,脈脈含羞。朦朧之中的我,似乎置身於西湖、同里、秦淮河的水域裡揚波,一股股清凌凌的水氣把我的思維浸染得漫漶淋漓了。
我走出船艙,想領略一下艙外的景致。此時,夜幕已經完全降臨,青沉沉的夜空,星光稀綴,湖面之上,燈影、船影交輝,槳聲、水聲和弦,什剎海的水面上如同無數條金蛇狂舞,閃爍著粼粼波光,煞是一個偌大的天然舞台。時而有遊船在身邊掠過,船上,有的琴音笙歌不絕於耳,也有的只是一對情侶在船艙之中或是依偎在船頭喁喁細語。北部和東部岸邊,滿是酒樓、茶館、店鋪、商肆,街面上行人如織,霓虹燈閃爍其間,飛檐聳立的鐘樓、鼓樓更增加了一層古樸濃重的色彩,遠遠望去似天上的街市。東南一帶那眾多的故舊王府,林立的梵宇以及岸邊匝地垂柳,水面上婉約的碧波,都隱進了茫茫暮色之中。
據說什剎海之前、後兩海,雖然相距咫尺,僅隔幾條街巷,但風格韻味全然迥異。後海多野趣、古廟,且人跡罕至,更顯其水木清華的秀美湖光,只是乘船游後海要頗費周折,於是我們的遊船行至前、後海之間的銀錠橋,便返程登岸了。夜幕之中,那琵琶姑娘站在船頭,久久地向我們招手告別。
離船之後,文友們個個覺得遊興未盡,於是便在毗鄰前海的荷花市場徜徉。正值七月十五中元節前夕,按傳統習俗,正是荷花市場熱鬧的巔峰。街市兩旁,高柳濃密,清風徐來,沿街擺設的茶棚、瓜棚、河鮮棚、冷食棚摩肩接踵,各種臨時搭建的小吃攤應有盡有,其中最應時的小吃當屬八寶蓮子粥與荷葉粥,粥中不單有時鮮蓮子,還有鮮菱角、鮮雞頭米等,全部是什剎海里的特產。徜徉在市場之中,聽著耳邊傳來的陣陣純正的京腔吆喝以及不遠處湖面的婉約琴聲,我深深地為徹底擺脫了衣食之憂的同胞們慶幸與祝福,正所謂“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
從京城回到我蟄居的小城後,心情頗不靜。一直以來,我所占有的資料都是說北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三十二分之一,排在世界城市的百名之後。此前也曾讀過一本書,考證幾百年前的北京如何布滿河流、湖泊、泉溪、濕地,曾經是 “行盡荷池又稻田,碧花紅穗散秋煙。一群鵝鴨三篙水,酷似江南雨後天”的景象。那書的名字竟是《水鄉北京》。憑著以往多年形成的對北京的成見,我想,即便北京有過“水鄉”的歷史,它所具有的屬性也只是水的蕩滌、水的席捲吧。然而在什剎海泛舟之後,我感悟到,如果稱北京為“水鄉”的話,那么,北京還有水的另外一種屬性,即水的溫婉與水的纏綿。這,或許是歷史和先祖留給北京的另一筆財富!

閱讀練習:

1.京城水韻美,美在哪裡?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兩個場景,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歸納。
答:在什剎海的船上諦聽琴女彈奏琵琶的情景;到毗鄰前海的荷花市場徜徉。
2.本文是一篇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酷暑七月應文友之邀在京城什剎海泛舟的一次經歷,通過這次泛舟,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答:通過審視北京的歷史、文化,透過其厚重、雍容的底蘊,觸摸到了歷史和先祖留下的另一筆財富,即水的溫婉纏綿的屬性。
3.文章最後一段說“憑著以往多年形成的對北京的成見”,作者的“成見”是什麼?在文中有一句話對此作了恰當的注釋,請你找出這一句話寫在下面。
答:我一直以為它儼然是一部厚重的大書,以其雍容的氣度,包容著諸多歷史和政治的承傳反覆。
4.揣摩語言,閱讀下面句子,聯繫文意,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這,或許是歷史和先祖留給北京的另一筆財富。”(句中“另一筆財富”指的是什麼?)
答:(1)水的溫婉與水的纏綿。
(2)“據說什剎海之前、後兩海,雖然相距咫尺,僅隔幾條街巷,但風格韻味全然迥異。”(此句在文章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答:(2)過渡(承上啟下)
5.作者為了突出“京城水韻”這一主題,很多地方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請你從文中找出兩例並說說其作用。
答:示例:(1)開篇將北京與中國的諸多城市對比,突出北京是一部厚重的、氣度雍容的大書;(2)記憶中北京七月的炎熱與什剎海環境的清涼對比,突出什剎海的水韻;(3)蕩舟“海上”諦聽《春江花月夜》與〈太湖美〉的樂曲與置身於西湖、同里、秦淮河的水域感受聯繫起來,有力地突出了京城水韻的人文情趣;(4)前後兩“海”風格全然迥異的對比,突出什剎海的風韻情致;(5)從有關北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的資料追述歷史,聯繫古今,對比比照,從而消除對北京的成見,引發蕩舟什剎海的感悟,提示文章主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