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新區

京南新區

身為首都的北京,是至今全國四大直轄市中唯一沒有“副省級新區”的城市,而天津、重慶以及更早的上海,從製造業為核心的經濟新區中獲得的“速度效益”,則讓北京對“京南新區”充滿期許。

背景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區合併的“鋪墊”下,首都北京另一場影響更大的跨區行政整合正在悄然進行中——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批覆和安排,位於北京最南端的大興區正在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亦莊)開始行政資源整合。
針對這場整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專門批覆,將北京南城建設成承載實體經濟的新區,補充北京市服務經濟比重過大,一般製造業、中小企業等實體經濟較弱的局面。而這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派出高級別考察團赴重慶、天津了解兩江新區、濱海新區後做出的決定。

簡介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北京大興區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政資源整合肇始於2010年底,目前設計產業規劃審批、工業大項目擺放等2011年7月13日中午,大興區政府和亦莊管委會的官員,均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訊息。
“目前具體的行政資源整合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大興區副區長繩立成向記者表示,大興區和亦莊開發區整合後,成為南部新區,用來發展和承載中小企業、高端製造業等實體經濟。
在此之前,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在行政區劃調整前,均進行過經濟新區與行政區之間的行政資源整合。彼時,天津市政府曾將原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以及部分東麗區、市南區的土地、財政、規劃、環保、工業等行政審批權,集中至原濱海新區管理委員會行使,設立了濱海新區國土局、環保局、財政局等機構,為日後六區合併設立濱海行政區打下技術基礎。
至於大興區與亦莊合併,繼而申請與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同級別的經濟新區,大興區政府和亦莊管委會的官員均表示,曾有體制內的專家智囊提出這一想法,但能否落實,是中央考慮整體經濟布局的全局問題。

重點發展第二產業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行政資源的整合只是第一步,北京市真正的用意在於改變北京經濟成長較為依賴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單一格局,向高科技的製造業及其配套的金融業“要增長、要效益”。
繩立成即向記者表示,北京在“十二五”期間有望通過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進而收穫最優的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北京創造”、“北京服務”的競爭力。而對京南地區的行政資源與開發區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是這一思路的“具體落地”策略。
“對於製造業給天津、重慶經濟發展帶來的拉動作用,我們確實很有感觸。”一位北京市政府的人士向記者評價。於是,2010年底,北京市委書記劉淇批示,要求將北京南城建設成承載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實體經濟的新區,補充北京市服務經濟比重過大,一般製造業、中小企業等實體經濟較弱的局面。
“高端製造業入住的形成,進一步地提出了產業鏈配套的需求,下一步,大興區以及京南地區的發展重點之一,就是圍繞高端製造業,進行產業鏈配套,通過產業鏈配套降低進駐企業的生產、採購成本。”繩立成告訴記者。
依據這一策略,工業設計、科技研發孵化等將成為下一步京南地區經濟工作的重點。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一位負責人透露,工信部和統計局已經聯合開始摸底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情況,並且深入一些工業製造企業進行調查,準備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出台鼓勵性政策做準備。而大興區則希望藉此機會,將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設立的“中央設計區”(CDD)進行落地。

瞄準中小企業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中德設立20億歐元資金支持兩國中小企業工業設計、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合作的訊息剛落地,有關部委和城市已經開始研究中小企業在上述領域的發展問題。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一位負責人透露,工信部和統計局已經聯合開始摸底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情況,並且深入一些工業製造企業進行調查,準備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出台鼓勵性政策做準備。
繩立成表示,北京在"十二五"期間有望通過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進而收穫最優的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北京創造"、"北京服務"的競爭力。
2010年底,北京市提出將亦莊開發區和大興區進行行政資源整合。雖然亦莊開發區年產值已經超過2000億元,而大興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區和亦莊開發區今後仍然可能是以一個整體的面貌示人。
"目前行政資源整合正在進行中。"繩立成表示,大興區和亦莊開發區整合後,成為南部新區,定位用來發展和承載中小企業、高端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發展。
繩立成表示,與亦莊的融合對大興的經濟帶動作用是巨大的。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等重點產業園區規模效應初顯,從長遠看,讓土地上長出科技含量高的"實體項目",更能造福地方經濟。
據了解,目前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00餘家企業入住大興開發區,入區企業投資總額超過240億美元,近7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這裡紛紛建廠,同時還吸引了一批優質的企業入區。

主攻工業設計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京南新區拉開了北京產業結構全面轉型的帷幕。與高端製造業相融合,發展鏈條當中最高端的工業設計,是其重要抓手。
據了解,工業設計已被國家列入大力發展的七項生產性服務業之一,今年大興市政府將工業設計產業列為"十二五"規劃的發展重點。
承擔大興區CDD項目開發的北京春光集團董事長王啟春介紹說,北京CDD創意港是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產業基地授牌以後首個啟動的園區,預計到2015年基地將形成營業收入500億以上,實現GDP150億元,稅收達到30億元以上。
北京大岳諮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表示,短時間內造一個工廠很快,但是打造一個新興的經濟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企業與企業間的互相帶動和融合需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要一個過程。而且相較於金融街和CBD的發展,一個帶有創意文化產業的興起可能比前兩個更需要時間來沉澱。
曹輝表示,將大興區作為發展工業設計的地區,是跟大興區和亦莊開發區合併有直接關係的。原來大興區的工業產值只有幾百億元,而亦莊開發區工業產值卻高達2000億元,兩家合併工業產值就有2500億元,具有發展工業設計產業的基礎。
由於CDD設立在大興區西紅門地區,不占用亦莊開發區的土地,正好可以發揮大興區和亦莊開發區的各自優勢,因此CDD被大興區政府看做是大興區和亦莊開發區合併後第一件大型戰略事件。CDD創意港則被作為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的總部基地。
"工業設計是一個政府引導性很強的行業,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北京華新意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設計總監劉洋對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政府能夠針對中小工業設計企業需求,在註冊、入住方面讓我們北京CDD創意港的企業能夠享受到更好、更多的政策和稅收優惠。"
專家同時呼籲要注重工業設計企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目前,在我國具有獨立研發能力的工業設計企業不足10%。

追趕天津重慶

北京市之所以通過京南地區的整合在第二產業上大做文章,無疑與北京是“唯一沒有經濟新區直轄市”的微妙格局有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關。在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重慶兩江新區後,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曾專門派出高級別的考察團,赴重慶兩江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進行調研、考察,了解兩個新區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在這個考察團中,既包括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這樣的諮詢智囊機構,亦包括發展改革委、金融辦等政府職能部門。
從2005年開始,國務院陸續批覆了一批“國家級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等相繼設立。2010年,國務院又先後批准上海、天津兩地的行政區劃調整,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相繼獲得行政區身份,而同期國務院批覆給北京的,則是北京市城四區行政規劃的重新調整,崇文併入東城、西城歸併宣武。
“這與之前國務院批覆北京的城市發展規劃有關,北京的定位是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名城,對於經濟發展的定位,不是十分明確,北京市曾想申請設立一個同等級的新區,但是考慮到批覆的城市定位,覺得沒有太大的把握,所以這件事就放下了,而城四區的行政規劃調整,則符合歷史文化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名城的定位,最終得以批覆。”一位不願具名的北京市政府所屬研究機構的人士告訴記者。
然而,經濟發展的任務和要求令北京不得不考慮經濟新區對第二產業的巨大拉動作用,以及現實格局的微妙——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5月,全市開發區實現總收入7621.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8.2%,增幅比1~2月回落8個百分點。其中,國家級開發區同比增長18.6%,增幅比1~2月回落8.3個百分點;市級開發區同比增長15.2%,增幅比1~2月回落6.7個百分點。
而此時,北京南部地區的整合則展現成效,目前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00餘家企業入住大興開發區,入區企業投資總額超過240億美元,近7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這裡紛紛建廠,同時還吸引了一批優質的企業入區。這顯然是北京市政府希望看到的最佳局面。
不過,學界對於“京南新區”以及各地爭相籌建國家級新區的看法並不一致。
“對於各地爭建國家級新區的現象我不是很贊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兼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乃劍表示,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的建立有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時代背景,重慶兩江新區承載東西部產業轉移的使命,浙江省舟山群島則是我國開發海洋技術、發展島嶼經濟的有益嘗試,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不是經濟中心,搞新區可能導致功能錯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劉勇也表示,舟山群島新區是一個特例,舟山本來就是一個地級市,設立新區主要是為了發展海洋經濟,加強與台灣地區的交流,對於我國實施沿海戰略有特殊意義;至於北京,其城市規劃重點在於城區功能的擴散,加快衛星城建設,讓通州區或者大興區成為聚集200萬人口左右的衛星城,有無必要像上海、天津、重慶那樣建立一個新區值得商榷。

“京南新區” 對決“京南新城”

京南新區京南新區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大家在是否要建立“新區”的問題上存在爭議,但促進北京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北京城市均衡發展,通過重大項目帶動南城地區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問題在於,北京市通過政策將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向南城轉移的同時,河北省圍繞著北京市也建立了所謂的“京南新區”(包括涿州淶水高碑店三縣市)、“京東新區”(包括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京北新區”(包括懷來下花園涿鹿三縣區),兩地可能形成競爭關係。
河北省發改委相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客觀來講北京實體經濟向南城轉移肯定會對河北省的“新區”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北京市的一些傳統產業是要向外圍地區轉移的,譬如北京焦化廠和首鋼的轉移等,河北省的“新區”一方面要吸引北京市傳統產業的轉移,另一方面要利用北京市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發展圍繞大都市的現代服務業。
張乃劍認為,河北省要有一些競爭理念,“環首都經濟圈”要有“強鎮”的建設思路,圍繞北京利用自身資源,多建立一些大都市衛星城鎮,避免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概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