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陰證

亡陰證,中醫病證名。是指體內陰液嚴重耗損而欲竭,以身灼煩渴、唇焦面赤、脈數疾、汗出如油為主要表現的危重證候。

病因病機

亡陰可以是在病久而陰液虧虛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也可因壯熱不退、大吐大瀉、大汗不止、嚴重燒傷致陰液暴失而成。由於陰液欲絕,或仍有火熱陽邪內熾,故見汗出如油,脈細數疾,身灼煩渴,面赤唇焦等一派陰竭而陽熱亢盛的證候。

辨證要點

有陰液嚴重耗損的病理基礎,以身熱煩渴、唇焦面赤、脈數疾、汗出如油為主要表現。

臨床表現

汗熱味鹹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溫,虛煩躁擾,惡熱,口渴欲飲,皮膚皺癟,小便極少,面色赤,唇舌乾燥,脈細數疾等。

治法

滋陰增液,或養津固氣。

常用方劑

大補陰丸。

常用中藥

熟地、龜板、知母、黃柏、豬脊髓、蜂蜜。

針灸療法

大椎、風府、風池、氣海、關元、湧泉。

轉歸

由於陰陽互根,所以亡陰與亡陽皆可相互累及而最終導致同損俱亡。

亡陰所涉及的臟腑,常與心、肝、腎等有關。亡陰若救治不及,勢必陽氣亦隨之而衰亡。亡陽和亡陰均出現於疾病的危重階段,故必須及時、準確地辨識,若貽誤診療,極易導致死亡。在病情危重的基礎上,若突然汗出,往往是亡陰或亡陽之兆,根據汗質的稀冷如水或粘熱如油,結合病情,身涼或身灼、面白或面赤、脈微或數疾等,一般不難辨別亡陽與亡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