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熱帶森林

亞馬遜熱帶森林

亞馬遜熱帶森林是個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的植物王國。亞馬遜河兩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濕熱的氣候和長時間的強烈日照,給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一地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森林面積為3億公頃,占世界現存熱帶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內。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繁複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學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譽。然而不幸的是,鬱鬱蔥蔥、廣袤無垠的亞馬遜以及生存在那裡的形形色色的動植物正面臨人類強加給它們的滅頂之災。

基本信息

簡介

亞馬遜熱帶森林亞馬遜熱帶森林

哥倫比亞的亞馬遜熱帶森林是一片廣袤的地域,那兒潮濕、炎熱、大樹參天,茂密的樹冠使陽光難以透進,動物種類繁多,植物不計其數;形成一個稠密的網。2000萬的土著世世代代以亞馬遜河流域為家,他們從未與現代社會接觸,森林是他們惟一賴以為生的家園。那兒層至還有一些赤身裸體的印第安部落至今尚不為世人所知……總之,那是一個與我們的現代文明相距幾個世紀的神秘的世界。

植物王國

亞馬遜熱帶森林亞馬遜熱帶森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個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的植物王國。這個王國中的每一分子,無論它是一棵參天的大樹還是一片嫩嫩的幼芽,都充滿了勃勃的生機。無疑,不是所有植株都能順利生長到開花結果、枝繁葉茂,但每個生命都曾為此頑強地拼搏過。有的植株生命短暫,有的只能縣花一現,但它們都在亞馬遜生存過,都為亞馬遜奉獻過。記得在攝影師Devaise拍攝的《努里格生態站》一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一隻灰刺脈鼠將一個碩大的種子埋藏在一棵大樹下;兩周后,動物再來光顧樹下時,種子已發育出一尺高的小苗。脈鼠不由分說將小苗連根拔出,咬斷莖後將種子叼走了。一棵植株就這樣夭折了:但是,這只是表面的、個體的悲劇,在大自然歷史的長河中所有的個體都終究要銷聲匿跡,真正存在和不斷延續的只有生命的本質——基因。而這種植物的基因正是在脈鼠的幫助下不斷地延續和擴散。一棵植株的夭折換來其他同類的生存,每個生命都為大自然的繁茂起著應有的重要作用。

動物世界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個波瀾壯闊、博大精深的動物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母愛的溫馨、弱肉強食的殘暴、同類相殘的兇狠以及犧牲自己保護同伴的悲壯。有些動物的行為在人類的眼中也許不可理喻,但這就是大自然法則。比如說,捕食者獵殺被捕食者的過程看起來慘不忍睹,其實前者通常只能捕到後者中的老弱病殘個體,才能使被捕食動物種群中強壯的個體存留下來並參與生殖,因此保證了種群優良基因的傳遞與後代的健康。倘若沒有捕食者的作用,被捕食動物種群中一些體弱的個體也勢必繁衍後代。如此以來,一方面動物的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動物種群質量不斷下降,兩個副作用會導致種群有朝一日大難臨頭:爆發瘟疫或食物枯竭。這樣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整個物種的滅絕。與人類的情理相比,自然法則似乎殘酷,但卻更深沉和富有哲理。

評價

如果說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一部書,那么它的每一頁都能講述許許多多真實而又神奇的故事。它還是一組交響曲,那裡的鳥獸魚蟲都是天才的樂手。亞馬遜河兩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濕熱的氣候和長時間的強烈日照,給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一地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森林面積為3億公頃,占世界現存熱帶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內。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繁複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學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譽。

現狀

亞馬遜熱帶森林亞馬遜熱帶森林

然而不幸的是,鬱鬱蔥蔥、廣袤無垠的亞馬遜以及生存在那裡的形形色色的動植物正面臨人類強加給它們的滅頂之災。20世紀80年代,亞馬遜每年採伐200。300萬公頃森林,照此速度,過不了多久,亞馬遜就將從一個鬱鬱蔥蔥的大森林變成一片茫茫的黃土地。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毫無節制的開發已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隨著巴西本國經濟的發展,大量移民湧入亞馬遜雨林邊緣地帶。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糧,人們使盡了各種手段和各種工具,奪林造田。隨著公路和鐵路幹線的不斷延伸,農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燒墾殖。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森林,將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林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大多數養分並不在土壤里,而是儲存於活著的植物中。森林燒光後,大部分養料就隨風散去。在清理出來的土地上耕種,過一兩季後,土壤不是耗盡肥力就是被雨水沖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一片砂礫。跨國大企業則是看中當地豐富的鐵、銅、鋁土和其它礦產資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開採。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每年遭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達2萬3000平方公里。在過去30年中,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的1/6已遭到嚴重破壞。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專家指出,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範圍內的環境惡化。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濫伐亞馬遜的森林,並沒有給巴西人帶來更多的財富。他們只是填飽了肚子,帶來的卻是對大自然永遠的創傷和難以彌補的傷害。森林的過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蝕、土質沙化,水土流失嚴重。巴西東北部帕拉州、阿瑪帕州的一些地區由於林木被砍伐,生態被破壞,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

亞馬遜熱帶雨林植被豐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多達1200種。然而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有50萬至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