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布置

井筒布置

井筒布置,是冶金採礦的一個重要安全因素。根據礦井地質構造、水文、地貌、地面建築、小窯破壞等條件綜合比較後確定井筒的坐標、標高、方位、傾角、長度、斷面等參數。

簡介

地質條件不穩定,並且由於其傾角的存在,容易產生向下的位移,威脅井筒。故而井筒布置也是冶金採礦的一個重要安全因素。

根據礦井地質構造、水文、地貌、地面建築、小窯破壞等條件綜合比較後確定井筒的坐標、標高、方位、傾角、長度、斷面等參數。

1.有利於第一水平開採,兼顧其他水平,有利於井底車場和主要運輸大巷布置.減少工程量:

2.有利於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井筒附近的開採條件好、資源/儲量豐富的塊段.且不遷村或少遷村:

3.井田資源/儲量基本平衡;

4.井筒位置應儘量避開厚表土層、厚含水層、斷層破碎帶、煤與瓦斯突出煤層或軟弱岩層,不應穿過採空區:

5.要充分考慮地形條件,井筒位置應儘量選擇在地勢較平坦地段.有利於地面運輸.以減少地面土石方工程量,要充分利用現有工業場地和設施,以減少礦井投資 。

要求

1、井口及井筒內設定的固定梁以及各種懸吊設施的外緣離開井筒中心不宜小於L00MM,並不得在承受荷載的樑上穿孔;

2、井筒內風筒及管路懸吊卡子的端部到提升容器邊緣的距離,不得小於500MM;

3、吊桶外緣與永久井壁的距離,不得小於450MM;

4、各盤口、喇叭口及井蓋門與滑架最突出部分的間隙,不得小於L00MM;

5、安全梯應靠近井壁懸吊,距井壁不應大於500MM,通過的孔口其周圍間隙不得小於150MM。

井筒參數確定

因原有主副井簡沿煤層布置均處於采動壓力帶。變形嚴重,維護量大,既不安全又不經濟,由於礦井走向長度為500 m左右,布置雙翼採區壓煤過多。而礦井西部有火區且廢棄老巷集中。經過方案比較,報廢原來的井簡。在礦井東部靠近邊界處新建主斜井、副斜井、風井三個井筒,井筒按垂直煤層走向,主、副井沿煤層傾向布置在岩性好的C504煤層底板中.風井沿C601煤層底板布置。

1.井口坐標

主斜井:X=2951212。Y=35482940,副斜井:X=2951216,Y=35482970,風井:X=2951238,Y=35482992。

2.井口標高

礦井地面北側河流標高1653 m.歷年最高洪水位1654.8 m。主斜井:Z=+1678m,副斜井:Z=+1678m,風井:Z=+1680m。

3.井口方位

井筒按垂直煤層走向布置.主斜井:α=180°,副斜井:α=180°,風井:α=180°。

4.井簡傾角

按《煤炭工業小型煤礦設計規範)(GB50399—2006)要求輔助運輸井筒採用串車提升時傾角不宜大於28° 。

使用效果

礦井建成投產後,產生以下效果:

1.井簡位置地勢較為平坦,儘可能利用了現有工業場地;無居民聚集居住區,不遷村,減少了工業場地購置,減少了土地工程量。

2.扣除井筒保護煤柱、邊界保護煤柱後,工作面走向長350m單翼開採效果好.工作面採掘平衡。

3.各井筒選擇在岩性最好的層位掘進,傾角接近煤層傾角,減少了穿層數,最大程度的避開採空區影響,便於維護,服務年限長。

4.遠離火區,有效的防止煤層自燃。

總結

煤礦在礦井範圍小、開採條件受小窯、地面河流制約,根據礦井地質條件,合理的選擇井筒布置方式,達到了預期效果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