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兒胡同

井兒胡同

井兒胡同在靈境中間路北。清代改名苦水井,民國時代改為福綏境。清末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曾住此。

井兒胡同井兒胡同

井兒胡同在靈境中間路北,八寶坑之東,為一死胡同。現已併入靈境胡同。
清末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住此。
陳寶琛,福建閩縣人。字伯潛,又字韜庵。同治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入閣後以敢於上諫太后聞名。1891年(光緒十七年)被黜,回原籍達20年。辛亥革命前夕起用,任山西巡撫,未到任,被留作溥儀的師傅,並任德弼院顧問大臣。清室遜位後,積極慫恿溥儀復辟,深得寵信,是溥儀的“智囊”。1931年10月溥儀被日本軍國主義者誘往東北充當偽滿傀儡,次年他也跟蹤而去,但被鄭孝胥排擠,南歸故鄉。

井兒胡同井兒胡同
此外,福綏境原名井兒胡同,清代改名苦水井,民國時代改為福綏境。西打磨街的好景胡同原名高井胡同
又:清代文學家祁俊藻曾住宣外下斜街的四眼井(現名思源胡同)祁俊藻,山西壽陽人。嘉慶年進士。後任兵部尚書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

北京的市井胡同

北京胡同的叫法,最早出現在元朝的雜劇中。《沙門島張生煮海》中,張羽和梅香有一段對話,張問梅:“你家住哪裡?”梅答:“我家住磚塔兒胡同。”這個胡同至今還在,就在今北京西四附近,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它因胡同中有一七層磚塔而得名,此塔至今仍在。不過經清、民國兩代修葺,已由七層變為九層。據學者考證,胡同之稱是由蒙古語中的“火疃”轉化而來,元朝擴建大都時,城內居民按片分開,中間留有通道,這種通道蒙古語稱“火疃”。後來,北京人把它讀成了“胡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