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靖(1907~  )

井上靖(1907~  )

1949年發表小說《鬥牛》,獲芥川獎,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 長谷川泉:《井上靖研究》,東京,1974。 福田宏年:《井上靖評傳》,東京,1979。

井上靖(1907~)

正文

井上靖(1907~)日本小說家。生於北海道上川郡旭川,父親是軍醫。自幼離開父母寄居在祖籍靜岡縣湯島庶祖母家,過著鄉村的孤寂生活。曾在九州大學法文系肄業,後入京都大學哲學系,專攻美學。1936年發表處女作《流轉》,獲千葉龜雄獎,嶄露頭角。大學畢業後,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記者。1949年發表小說《鬥牛》,獲芥川獎,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1949年辭去報社工作,開始職業作家生活,享有較高聲譽,曾獲各種主要文學獎。1976年日本政府授予他文化勳章。
井上的作品,無論是現代題材小說和歷史小說,都有特色。《井上靖小說全集》,凡32卷。在現代題材的作品中,早期的《鬥牛》為其成名作,它寫大阪新興報社總編輯津上,以報社作賭注,組織了一場鬥牛賽,結果遭到失敗。作品反映了日本戰後初期的社會黑暗面。此外,《比良山的石楠花》(1950)、《一個冒名畫家的生涯》(1950)、《射程》(1956)、《冰壁》(1957)等也都從不同的側面暴露了日本戰後初期社會的混亂、醜惡和種種不合理現象。他後期的作品也同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如《夜聲》(1967)、《櫸樹》(1970)和《方舟》(1970),反映了60、7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度發展所帶來的嚴重環境污染,表現了對公害威脅人民生活和生存的憤慨和不安。
井上靖的歷史小說,以寫中國歷史題材居多,主要作品有《天平之甍》(1957)、《樓蘭》(1958)、《異域人》(1958)、《敦煌》(1959)、《蒼狼》(1959)、《風濤》(1963)、《楊貴妃傳》(1963)、《永泰公主的項鍊》(1964)等。另有自傳體小說《夏草冬濤》、《北海》等。《天平之甍》寫唐代高僧鑒真於11年內歷盡千辛萬苦,克服航海困難和社會上各種阻力,5次東渡均告失敗,至第 6次終於成功地抵達日本的故事,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傳統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業績。《敦煌》描寫一個落第的書生趙行德在奔赴西域途中,搭救了一位漢族維吾爾族混血的王女,並對她產生愛戀之情;後來王女被人搶占,跳樓殉情,趙生落戶邊疆,在戰亂中將大批經卷藏入千佛洞,成為敦煌石窟文化的一部分。
井上靖以冷靜、犀利的目光觀察社會問題,採取側寫、暗示、間接描寫的手法把它再現到作品裡,在委婉含蓄之中蘊藏著批判的鋒芒,有時也採取諷刺、幽默的筆法。筆調淒婉、哀傷,往往流露出孤獨、悒鬱的情調。
井上靖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參考書目
 長谷川泉:《井上靖研究》,東京,1974。
 福田宏年:《井上靖評傳》,東京,1979。

配圖

井上靖(1907~)井上靖(1907~)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