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銖錢制度研究

五銖錢制度研究

《五銖錢制度研究》是2011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石俊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五銖錢制度研究》《五銖錢制度研究》

《五銖錢制度研究》內容簡介:五銖錢是我國古代流通時間最為長久的錢幣形態。五銖錢流通時期,我國古代商品經濟經歷了從繁榮到衰退,再從衰退到復甦的演變過程,形成了歷時久遠,大起大落的經濟周期。《五銖錢制度研究》從貨幣法律制度的角度深入研究探討五銖錢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形制變化和流通特點,通過採用大量文獻資料與出土文物相結合的方式,揭示了五銖錢流通的盛衰轉化及五銖錢與金、銀、谷、帛輪相交替充當主要貨幣職能的經濟原因和制度原因。

作者研究、考證了五銖錢制度的建立、演變和終結的全過程,對五銖錢律令和五銖錢價值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探討,進而對五銖錢借貸活動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基於對金屬貨幣名目化過程的研究,作者指出,由依靠法律制度流通的通寶錢,最終替代依靠金屬價值流通的紀重銅錢,是金屬貨幣形態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

作者簡介

石俊志,1953年6月出生,河北豐潤人,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攻讀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古代史專業,獲史學博士學位;攻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攻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五道口研究生部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攻讀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數學院精算統計專業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北京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天津財經大學信用管理學院院長、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博士後工作站負責人、博士後導師。曾任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銀行技術與慣例委員會主任委員、深圳仲裁委員會仲裁員。著有《國際保理》、《現代精算數學原理》、《金融危機生成機理與防範》、《商業性債權轉股權法律研究》、《半兩錢制度研究》及有關經濟、法律、歷史方面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章 五銖錢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 半兩錢制度的崩潰

一、漢匈戰爭致使財政虛空

二、政府採取虛幣斂財政策

三、民間盜鑄泛濫成災

四、半兩錢制度士崩瓦解

第二節 更鑄三銖錢的幣制改革

一、更鑄三銖錢時次辯證

二、更鑄三銖錢的目的

三、三銖錢的質量

四、三銖錢的廢止

第三節 從郡國五銖到赤側五銖

一、郡國鑄五銖錢的原因

二、郡國五銖錢的質量

三、鍾官赤側五銖錢

四、鑄造赤側五銖錢的意義

第四節 上林三官五銖錢制度的確立

一、鑄幣收益轉移到皇室

二、上林三官五銖錢的質量

三、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錢流通

四、西漢中、後期五銖錢的減重趨勢

第二章 五銖錢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王莽的貨幣改制

一、西漢後期的社會危機

二、頻繁發生的貨幣改制

三、品種繁雜的貨幣體系

四、王莽貨幣改制的失敗

第二節 東漢三國五銖錢制度的廢興

一、五銖錢制度的恢復

二、董卓鑄小錢始末

三、曹丕頒布廢錢令

四、廢而再興的五銖錢制度

第三節 兩晉五銖錢流通的衰退

一、兩晉社會經濟概況

二、兩晉政府未曾鑄行錢幣

三、廢錢用谷帛的爭論

四、北方十六國的貨幣制度

第四節南北朝錢幣制度的分立

一、南朝劉宋四銖與北朝谷帛為幣

二、南齊鑄錢與北魏鑄錢

三、蕭梁錢幣與北魏錢幣

四、陳五銖與北齊、北周五銖

第三章 五銖錢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黃金貨幣職能的削弱

一、西漢時期黃金是典型貨幣

二、東漢時期黃金數量的減少

三、黃金西輸與白銀東輸

四、黃金非貨幣化的趨勢

……

第四章 五銖錢律令研究

第五章 五銖錢價值研究

第六章 五銖錢借貸活動

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