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布依族苗族鄉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1公里,距省城貴陽147公里,全鄉境內最低海拔942米,最高海拔1560米。東與金碧鎮張家橋村接壤,南與沙井鄉泡木沖村相連,西隔六衝河與織金縣的八步鎮、茶店鄉為界,北與錦星鄉慶龍村連結,全鄉共轄10個村,116個村民組,總人口19061人,其中少數民族7610人,占總人口的37%,居住著漢、布依、苗、彝、仡佬等七個民族,全鄉耕地面積為21760畝,其中田5300畝,林地10800畝宜林地、荒山4200畝主產玉米、大豆、小麥、油菜、水稻、四季豆、烤菸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概況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位於黔西縣的西南面,地處東經105°21′—105°65′和北緯26°49′—29°51′之間,區域面積72.9平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五里布依族苗族鄉
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1公里,距省城貴陽147公里,全鄉境內最低海拔942米,最高海拔1560米。東與金碧鎮張家橋村接壤,南與沙井鄉泡木沖村相連,西隔六衝河與織金縣的八步鎮茶店鄉為界,北與錦星鄉慶龍村連結,全鄉共轄10個村,116個村民組,總人口19061人,其中少數民族7610人,占總人口的37%,居住著漢、布依、苗、彝、仡佬等七個民族,全鄉耕地面積為21760畝,其中田5300畝,林地10800畝宜林地、荒山4200畝主產玉米、大豆、小麥、油菜、水稻、四季豆、烤菸等農作物,2005年全鄉國民生產總產值7999.8萬元,財政收入完成縣委、政府下達的任務,人均純收入1250元,人均糧食540公斤,村村通電、通公路,7個村通自來水,安裝程控電話500餘門,行動電話網覆蓋率達85%以上,黔洪公路至東向西從全鄉境內穿過,與織金縣相連,交通十分便利,煤炭儲量豐富,以及硫鐵礦、高嶺上等礦產有待開發,國家重點工程——洪家渡電站坐落於六衝河上,電站建設拉動了地方經濟,建成後將向東部地區輸出大量電源,實現東西部共同發展,水庫水域面積82.9平方公里,沿湖30公里的林帶,環山抱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聳立,牌坊溝風景得天獨厚,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懸崖怪石鱗次節比,洞穴深幽。,仙女峰、八仙山、虎山、安家營,以及千年古墓陳家牌坊,紅白相間的杜鵑花,清澈見底的山間泉水等自然景觀引人入勝,加上每年布依族“正月、二月二、六月六”對歌節,苗族正月十七、二月二十四花坡以及彝族的火把節、各族同胞載歌載舞,是人們旅遊、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經濟發展狀況

五里鄉是一個邊遠貧困的少數民族鄉,過去,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的原因,全鄉絕大部份地區(除解放後,一條通往化石和一條通住寄仲以外)不通公路、不通水、不通電、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耕作方法落後,生產方式單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五里布依族苗族鄉
一,嚴重製約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九九五年,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在縣電力局的幫助下,通過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基本架通全鄉的電力網路,解決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煤油燈照明的日子。

一九九七年,在省地勘院幫助下,通過勘測,鑽井,解決了鄉人民政府駐地的飲水困難,但尚未改變五里鄉落後面貌。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洪家渡一聲炮響,黔洪公路的開通,五里鄉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洪家渡電站建設的拉動下,全鄉的交通運輸、建築、飲食、娛樂和旅遊等飛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經濟從97年人均收入780元到現在1250元,上升了60個百分點。五里鄉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旅遊資源,缺乏資金,熱烈歡迎各單位、投資商前來投資,我鄉將為您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自然資源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西面和南面位於六衝(洪家渡)河谷北岸,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勢高低起伏,崎嶇不平,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五里布依族苗族鄉
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型地貌,造就了我鄉不同地區蘊藏不同的自然資源,過去由於生產力的落後,這些自然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洪家渡水電工程的全面起動,這些資源優勢更為突出:

一、化石地區豐富煤炭資源有待探測和開採,為縣火電廠提供必要燃料。

二、洪家渡大壩截流關水,水位上升,形成82.9平方公里的湖面,同時改變庫區及周邊的氣候條件,為我鄉旅遊建設和生態建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三、庫區東北面沙嘎坡山脈的大部分,土壤含加酸黃壤,適合杜鵑花的生長,每年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給沙嘎坡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