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鄉

沙井鄉

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觀音洞鎮)。位於貴州省黔西縣城西南面,周邊與本縣的金碧鎮、五里鄉、羊場鄉接壤,與織金縣的大坪鄉、官寨鄉、八步鎮、納雍鄉隔河相望,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6公里,距省城101公里。地形多樣,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屬於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區。全年氣候溫潤,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沙井鄉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鄉,有豐富動植物資源,地礦資源。據專家考證,沙井鄉歷史文化悠久。在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的觀音洞村,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觀音洞。

基本情況

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又名觀音洞鎮。位於黔西縣城西南面,周邊與本縣的金碧鎮、五里鄉、金蘭鎮接壤,與織金縣的大坪鄉、官寨鄉、八步鎮、納雍鄉隔河相望,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6公里,距省城101公里。全年氣候溫潤,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辣椒等,尤其是烤菸最為突出,是全縣烤菸主產鄉鎮之一。全鄉轄20個行政村,243個村民組,12422戶,43126人。沙井鄉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鄉,居住著漢、苗、彝、仡佬、布依、白、穿青、蒙古8個民族。

行政村

沙井村、金化村、觀音洞村、金山村、源泉村、黃泥村、營哨村、青岩村、金寨村、民豐村、大元村、中大村、菜河村、新合村、新慶村、紅楊村、元慶村、石林村、柏林村、熊洞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沙井鄉位於貴州省黔西縣城西南面,所處區域坐標為東經105.053度~106.000度,北緯26.046度~26.054度,海拔1220米~1649米,地形多樣,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屬於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區。

氣候

沙井鄉的氣候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類型多樣,四季分明,水熱同季,雨量較為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4.2攝氏度,最低月平均氣溫3.3℃(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3℃(7月),極端最高氣溫35.4℃,降雨量1087.5毫米、日照時長1066.9小時、無霜期271天,三伏無酷暑、三九不嚴寒。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鄉總面積118.1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積32388畝(其中水田2700畝),退耕還林5830畝,現有耕地26558畝。

野生植物資源

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豐富動植物資源,尤其是優良的中草藥資源,如天麻、五倍子、土靛(板蘭根)

沙井鄉 沙井鄉

等,有柑桔、核桃、板栗等經果林。鄉內有宜林宜牧場32555畝,還有規模較大的井中林業基地,面積6000多畝,據初步測算產值在300萬元以下。

礦產資源

地礦資源存儲量高。境內的地下礦產資源有煤礦、硫鐵礦、高嶺土等,尤其是煤礦的儲量最大,達兩億噸以上,有羊耳、高坡、井中、隴坤幾大煤區,還有正在堪測的羅都煤礦區,據資料介紹,儲量達5~6千萬噸。隨著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煤礦資源的開發將成為該鄉一項主要的支柱產業。

旅遊

鄉擁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觀音洞。在東風湖上游的尖山、荷葉、陳家灣等地,是風景綺麗的旅遊勝地。

鄉北部的“官寨”、“泡木沖”一帶尚有明代土目彝族安氏的衙院殘址。聞名中外的黔西“水西馬”。羅都至今還有“官馬槽”遺蹟可供考證。與觀音洞相映襯的觀音洞森林,是全鄉面積較大的森林覆蓋地,春天滿山遍野的映山紅可以映紅半邊天,濤聲陣陣,鳥語花相,是遊人們遊玩的佳境。 黔西縣第二大湖——水淹壩。站住鄉境內的海拔1649米的土地大坡上,遠可觀縣城黔西,近看鄉境內的黔西縣第二大湖水淹壩,猶如一面鏡子鑲嵌在鄉的大門,為來往的客人洗塵接風,這裡水清魚肥,是遊人垂釣和遊玩的好地方。我鄉少數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彝族的“火把節”,仡佬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等。

歷史文化

在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的觀音洞村,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一觀音洞,據專家考證,該文化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比北京周口店地區的類人猿文化遺址還早azqAZZZZ。五十萬年前,沙井鄉景山村一帶,就有人類過著“穴居野處”的原始生活,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觀音洞”之稱。

1964年以後,貴州科學院多次在觀音洞發掘,所得哺乳類動物化石與打制石器共三千餘件,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特點,確定為《觀音洞文化》,為全世界公認。

同治三年(1864年)王秉季、王秉林聚窮人數百人回響號軍,活動與沙井一帶;

清朝鹹豐年間,太平軍興起,清廷號召組織地方武裝力量(軍政合一),安銘成立集義團並築龍安屯,抵抗義軍,州官失城南逃,得以庇護,水淹壩一度成為黔西州政治中心。該鄉少數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每逢民族節日,各族民眾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舉行各種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最為隆重的有苗族的“打鼓節”、“花坡節”,彝族的 “火把節”,仡佬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等。 在歷史上,沙井鄉是黔西縣西南面的一個軍事重鎮,聞名中外的黔西“水西馬”,為明朝地方官向朝廷進貢的貢品就出自沙井羅都,羅都至今還有“官馬槽”遺蹟可供考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