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錢村

五都錢村

五都(dū)錢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金西區塊,地處湯溪鎮、羅埠鎮、洋埠鎮三鎮交界地帶,行政上屬於洋埠鎮。目前五都錢村包括五都錢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共四個行政村,以及荷塘頭、梅頭、戴村三個自然村。五都錢村歷史悠久,上溯至五代十國吳越國國主武肅王錢鏐(liú)。武肅王后裔錢仲謙(生於1384年)卜居“五都之圖”,遂有此村。

基本信息

世系源流

五都錢氏世系源流 五都錢氏世系源流

始祖吳越國國主錢鏐(liú),始遷祖錢鏐十三世孫 錢千三(吳越錢氏第十四世),自浦江徙居蘭溪靈泉 鄉(今金華蘭谿市靈洞鄉)大塘里; 錢千三的六世孫 錢道遷居到今羅埠鎮上潘村(錢道,行忠二,吳越錢氏第二十世);錢道的四世孫為 錢仲謙(行淳四,生於1384年,吳越錢氏二十四世),由上潘移家五都。

據《錢氏家乘》(即吳越錢氏大宗譜,全書均為繁體字,較難通讀)記載“支祖——蘭溪東鄉(今屬靈洞鄉)石關(今石關村)繩武公派——衍派:湯溪五都(即五都錢村)”,崇敬之心油然。古人云:先祖有善而忽之,不仁也。王祖混同吳越一家,保疆睦鄰,江以南獨能免 於燐青骨白之苦,其庇斯民甚厚。

五都錢村錢氏排行字眼:載、 熙 、泰 、 、崇, 仁 、義 、禮、 智 、信 ,賢、 良、 方 、正, 祿 、位、 名、 壽, 英 、俊 、秀 、傑 ,和 、順、 光 、昌 , 、儉 、莊、敬,孝、悌、慈、祥,肅、雍、藹、吉,寬、厚、安、康,通、達、聰、穎,道、德、文、章共五十字。 錢仲謙(淳字輩)為五都錢村第一世,五都錢村第二十三世孫(即恭字輩)排在吳越王錢鏐第四十六世孫之位,現村最長者行 字,而最小的為 字 。

淳四公傳

五都錢氏始祖錢仲謙,行淳四,祖居蘭溪靈泉,忠二公懼患有累,自靈泉遷居於上潘(今羅埠鎮上潘村),至洪武年間,公遭兵火,卜居於茲,地名五都。聘 季氏嗣,因被(pī)難離鄉,贅 虞氏,生一子文賢,後歸,娶原聘季氏生二子文聖、文慧。公於洪武甲子年(1384年)正月十五子時出生,季氏於洪武戊辰年八月十六日午時生,虞氏於洪武丙寅年二月初三丑時生,合葬於五都錢村上錢西松園,坐東向。虞氏故里在高儒輔倉亭久,即今金華市沙畈鄉亭久村。

廳堂名記

據《小衣錦里錢氏後裔五都錢村廳堂名記》載,五都錢村原有兩個祠堂、三十六個廳堂。今仍存 五二公的敦睦堂 斐然公的繼善堂、崇二公的貽燕堂、現為五二大會堂的世德堂、世錦堂、經緯堂,另外還有崇禮堂、尚睦堂、聚德堂(百善公)、聚龍堂、紹德堂、敘樂堂、敦仁堂、寶善堂、同聚堂、元吉堂、恆德堂( 三十公)、樓下廳、樓下照廳、六家頭廳、七家頭廳、過街廳、接街廳、堂下廳、祠堂後廳、東邊廳、正源廳、嵌線吉堂等廳堂。兩個祠堂分別是大祠堂和小祠堂。小祠堂是 十一公祀祠, 大祠堂是錢武肅祠,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氣勢恢宏,其柱有兩人合抱之寬,為方圓百里所罕見。武肅祠聯有: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出自貫休)

“加九賜,劍履上朝;謚武肅,鐵券傳家”、

“允文允武尊尚父,赤心赤膽封賢王”、

“射潮石上揚威烈,退海築塘,千載海甸欽武肅;凌雲閣里書功勳,引水挖湖,萬年西湖頌賢王”、

“梁唐晉漢周,五代十國雄踞江東十四州,聲垂東越;鏐瓘佐倧俶,三世五王統領吳越兩國地,雄冠西吳”。

武肅祠毀於文革期間(1975年),今只存武肅祠模型。

概況沿革

五都錢村概況 五都錢村概況

從明朝初年到新中國成立,五都錢村歷經明、清、民國多個歷史時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厚、樸素、禮讓、文明。昔人有聯曰:鍾靈毓秀五都地,沃野流長景色新。

五都錢村位於金華市區西面,離金華市中心30.5公里,距杭金衢高速公路G60金華西出口2.5公里,交通比較便捷、區位相對優越。

五都錢村地處金衢盆地,土地肥沃,以種植水稻為主,由於南臨湯溪鎮瀔水,自古以來修建有灌渠,經過數十代人苦心經營,遂有野貓畈之良田。2014年冬五都錢村已將原國小——五聯完小改為村養老中心,為村中孤寡老人提供飲食起居。2015年,全村有耕地2353畝,共有2062人,客姓有“方、潘、劉、徐、范、龔、陳、邵、王、張、林、何、胡、謝、夏”等少許。

五都錢村自建村以來,一直是統一的一個行政村,明、清、民國時期均屬於湯溪縣管轄。五都錢村行政分化由來:大躍進時期,村里實行“大食堂”制度,當時建有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四食堂。這四個食堂曾經救濟過附近的征岩頭村、大墳頭村、墈頭不少村民的性命。之後,村里慢慢形成四個大隊,遂有四個行政村。村民希望 五都錢村四個行政村可以合而為一,以利村集體的長遠發展。

2015年,五都錢村村民出於保護文物古蹟的初衷,集資修繕敦睦堂,整體修繕工作為期半年之久。2016年1月3日,五都錢氏宗譜圓譜慶典暨錢氏宗祠落成典禮在五都錢村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千餘名錢氏後裔集聚敦睦堂,齊聲誦讀《錢氏家訓》,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精神。

2017年年初,金華市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公布金華第一批列入市級傳統村落名錄和預備名錄的村落名單,其中五都錢村被列入第一批市級傳統村落預備名錄。五都錢村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藝術、經濟、社會價值,蘊藏著豐富的農耕文明遺產。

敦睦堂記

敦睦堂,是五都錢村二世祖(崇二公)第五世孫 五二公的祀廳。智五二公,名大猷(yóu),字碧泉,生於明嘉靖壬辰年,即公元1533年,卒於明萬曆己亥年,即公元1599年。

敦睦堂 敦睦堂

五都錢村三世祖(仁七公)長子 十三公名叫錢瑩,號石山,生二子,次子 三四公諱 錢介甫,號越溪,是湯溪縣的庠生,曾和廩生胡樓對對,胡出上聯:“畫上珍禽飛不動”,公對曰:“屏中瑞鶴聽無聲”而聞名當時。

明嘉靖壬辰年, 三四公生 五二公(即錢大猷)。智五二公性孝悌,事高祖至老不怠,任山東長清縣縣尉,署中撫治時,公施仁政,發政績頌聲載道,美績上聞。奉解軍糧往紫荊關,攜回木棉樹四株,用於作廳之棟柱。智五二公文頗優,晚善草書,大為遠近所慕。同年湖廣參議,形科左給事中鄉紳王楷,題詩讚之:“彤官出帝宸,齊楚問前津。我式埋輪舊,君看射鴨新。襄陽無枉法,歷下有深仁。夙夜相交勵,勤勞王事均。“盛讚歷城之下,長清縣之深仁。

敦睦堂系出自智五二公,位於五都錢星象村太極圖的兩儀線上,即北斗拱北辰的玉衡星之位。廳取名敦睦,寓意”敦俗有方惟存厚,睦鄰無術在謙和“。廳坐北朝南,三層四過廂、三天井,總計576平方米,柱68根落地,前一大天井,後二小天井,取天一生水,地二成之,以合河圖之意,而防火燭之患。三間對開,寓意天地人三才,四過廂,含四象,祖德不泯, 百世瞻依

義學遺址

重建普濟禪院 重建普濟禪院

原村東北角建有“普濟禪院”,為當時金華府湯溪縣唯一的義學。康熙25年,秀才錢仕珍創辦該義學,開當地義學風氣,教化鄉里,普濟眾生,功德深厚。禪院歷經三百年風雨侵蝕,到20世紀90年代末,破損已經非常嚴重。2011年,《重修五都錢普濟禪院昭告文》出台(錢寶生撰)。五都錢村民共同集資,重修婺州義學遺址“普濟禪院”工程正式啟動。禪院於2011年12月12日舉行開工典禮,2012年12月31日順利竣工。

人文薈萃

歷代士人

五都錢村素有詩書之氣,歷代多文人。明清兩代共有舉人、貢生十二人:

錢大猷(yóu),智五二公,明隆慶年間任山東濟南府長清縣縣尉;

貢生 錢振鰲、錢廷獻、錢鴻章、錢褒、錢遙齡、錢浩、錢貢銘、錢潮、錢灝(hào)、錢頤;

舉人: 錢鎔,號士林,清朝鹹豐年間中舉人,因太平天國戰亂還鄉,不赴科第。

五都錢烈士

錢傺(chì)華,男,1921年5月出生於金華湯溪縣五都錢村,1949年12月入伍參軍,後為朝鮮志願軍第27軍79師237團7連戰士,於1951年10月英勇犧牲,年僅31歲。

五都錢名人

五都錢村近當代有代表性讀書人 五都錢村近當代有代表性讀書人

錢振孝先生:黃埔軍校第十八期畢業。

錢彰武先生(1923-2002):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紹興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錢彰武先生的書畫作品深深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雅俗共賞,在當今書畫界和收藏界均享有較高的聲譽。錢彰武先生樂善好施,幫助困難學生買筆墨紙硯,栽培晚輩,其品行受人敬仰。

錢彰祿先生(1923.2~2012.4),後改名為錢章錄,從小聰穎好學,1937年秋考上衢州中學(國中部)公費生,畢業於國立暨南大學工商管理系,曾任杭州商學院(即浙江工商大學前身)教務處長、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錢章錄長期從事政治經濟學和工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主編或參與編寫相關教材,並主編出版《現代商標與現代廣告》、《私營企業家個體經營者經營管理必讀》等著作。他還是全國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得主。 錢章錄先生的優秀事跡先後被編入《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辭典》、《浙江教育名人》等多部辭書。

錢寶松先生:畢業於復旦大學,南京航空學院教授(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錢少康先生:196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建築系,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監理工程師。任開封市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顧問總工程師,中國建築學會會員,河南省建築學會結構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黃河水利學院兼職教授。其主持設計的工程清明上河園工程為河南省十大標誌性建築,被建設部評為中國優秀園林設計。

錢北海先生:金華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

錢軍先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錢軍教授研究方向為功能語言學、語言學思想史和語言教學,是中國研究布拉格學派的知名專家,在語言學界具有較大影響。

錢旭潮先生:河海大學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任河海大學商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利電力物流協會常務理事。

錢三平先生:1994年畢業於北京物資學院,中國第一屆期貨貿易專業;畢業後即投身期貨業,1997年進入期貨公司,在第三屆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中斬獲第二名的佳績。

五都錢古蹟

五都古蹟一覽 五都古蹟一覽

1.繼善堂、敦睦堂(皆為清末民初建築),為柱式結構。

2.普濟禪院碑文石,刻於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保存較完整。

3.四柱五樓式節孝牌坊一座(市級文物點)。五都錢村牌坊是一座花崗岩雕鑿鏤花的全石牌坊。造型恢弘壯麗、巍然屹立、浩氣沛然。該牌坊所褒揚的是錢文秀髮妻潘氏。潘氏22歲時,丈夫錢文秀病卒而無子,潘氏把侄子當成自己兒子來撫養,勤苦持家,貞節可風,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朝廷立牌坊於五都錢村三家頭牌樓基上以旌表,並上書“節孝”二字於牌坊正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