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蜂山韓文公祠

五蜂山韓文公祠

河北省東秦皇島市昌黎縣五峰山韓文公祠,坐落在碣石山仙台頂東側五峰山平斗峰前半山腰一塊平台上,西南距昌黎縣城7.5公里。 昌黎境內的韓文公祠最早建於城內。其方位北臨古塔,西南角通城西門,南與縣治二百步相望。始建時間歷來存疑,一說為宋元豐七年(1084年),另一說為元末。洪武六年(1373年)縣丞李良因舊址重建。後來韓文公祠遷建於城內東北隅(今縣委機關院內東南角),遷建的起始時間,一說為洪武四年(1371年),一說為嘉靖五年(1526年)。孰是孰非,有待進一步考證。

地理位置

河北省東秦皇島市

五蜂山韓文公祠點擊查看大圖
昌黎縣五峰山韓文公祠,坐落在碣石山仙台頂東側五峰山平斗峰前半山腰一塊平台上,西南距昌黎縣城7.5公里。

昌黎境內的韓文公祠最早建於城內。其方位北臨古塔,西南角通城西門,南與縣治二百步相望。始建時間歷來存疑,一說為宋元豐七年(1084年),另一說為元末。洪武六年(1373年)縣丞李良因舊址重建。後來韓文公祠遷建於城內東北隅(今縣委機關院內東南角),遷建的起始時間,一說為洪武四年(1371年),一說為嘉靖五年(1526年)。孰是孰非,有待進一步考證。

范志完在任山海關山石道時,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由盧龍謁孤竹城古蹟歸來,途經昌黎瞻仰韓文公祠,登臨碣石山。他見到碣石山中五峰山一帶“海闊天空,山靈水秀”。“親拜韓文公祠,觀文公廟堂,瞻禮其遺像”。了解到“其邑為昌黎,乃文公之故里”,范志完尋訪了韓愈後裔韓祚昌、韓學賢及子侄韓法祖、韓養性。於是,由范志完主持,在五峰山平斗峰前圓通寺旁建成又一座韓文公祠。隨後應邀為《昌黎縣韓氏家譜》撰序。當年的韓文公祠進深一間,面寬三間,硬山頂正殿一座,內塑有韓愈泥像。廟後峭壁上鐫刻“泰山北斗”、“五峰環翠”八個大字。每字高約60厘米,寬40厘米,還鑿修了“范公洞”。這座韓文公祠歷經康熙十年至十三年(1671年——1674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等數次重修。

背景介紹

五峰山韓文公

五蜂山韓文公祠五蜂山韓文公祠
祠也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同志進行重要革命實踐活動的地方。1919年夏,他在這裡撰寫了《再論問題與主義》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兩篇宣傳馬克思學說的論著。同時,還撰寫了《五峰山遊記》、《山中即景》等遊記和山景詩。1924年5月,他遭到北洋軍閥政府通緝,他化妝由北京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到五峰山避難,居住在韓文公祠,躲避了反動軍警的追捕。並在這裡接受黨中央的派遣,到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和赤色工會國際大會。

五峰山韓文公祠因年久失修,加之無人看管,到1948年坍塌倒毀,梁架檀木被人拆除,僅剩房屋基址。為了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緬懷李大釗同志,1985年昌黎縣政府多方集資進行修復,1987年7月30日竣工,基本恢復了原貌。在李大釗居住過的客廳牆壁上,鑲嵌著重修時發掘出的范志完《游水岩歌》等詩碑及戴克昌繪製的《昌黎風景圖》碑刻。同時,在五峰山前的界石嶺上樹起了高達4米許的李大釗全身漢白玉塑像。五峰山韓文公祠被確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專門設有五峰山李大釗革命活動舊址陳列館。

2000年,五峰山韓文公祠被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