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八中

五老八中是在1950年代的武漢大學中文系的鼎盛期,因教師隊伍陣容強大而居全國高校中文系之首,形成的一個享譽全國的學術群體的代稱。

五老八中是在1950年代的武漢大學中文系的鼎盛期,因教師隊伍陣容強大而居全國高校中文系之首,形成的一個享譽全國的學術群體的代稱。
“五老八中”是指50年代(20世紀)武漢大學中文系的鼎盛期。因教師隊伍陣容強大而居全國高校中文系之首形成的一個享譽全國的學術群體的代稱。“五老八中”的具體成員前後略有變化,主要有劉永濟、劉博平、徐天閔、陳登恪、席魯思、黃焯;程千帆、沈祖棻、劉綬松、胡國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張永安、繆琨等。由於具有群體優勢,文學院的教學科研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中文名五老八中出現年代20世紀50年代出現地點武漢大學成員永濟、劉博平、徐天閔等
五老

五老

劉永濟,字弘度,人稱“弘老”,古典文學專家;
劉賾,字博平,人稱“博老”,文字聲韻學專家。曾從師於國學大師黃侃,他的學術水準曾得到國學泰斗章太炎及黃季剛二先生的讚許。
黃焯,字耀先,人稱“耀老”,國小與詩學專家。為國學大師黃侃的堂侄,他的記憶力驚人。
席魯思,人稱“魯老”,經史典籍專家。
陳登恪,人稱“登老”,唐宋小說專家。陳三立之子,陳寅恪之弟。

八中

程千帆,古典文學、文學史與文藝學專家,並擅長於講演。
劉綬松,主教中國新文學史課程,被譽為全國著名的新文學史專家。
胡國瑞,古典文學專家。
周大璞,語言學專家。
李健章,主教古典文學課程,古典文學專家,武大六一慘案紀念亭碑文為他親自撰寫。
李格非,文字學專家。
繆琨
張永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