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丘

五比丘,佛教典籍中所記載最早出家的五位佛弟子: 阿若憍陳如、阿說示(又譯馬勝)、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

簡介

佛教典籍中所記載最早出家的五位佛弟子:阿若憍陳如、阿說示(又譯馬勝)、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
他們原為釋迦牟尼佛之父淨飯王派遣隨侍釋迦修道的臣僕,因見釋迦放棄苦行,舍之而去。釋迦成道後,首次於鹿野苑為他們說法,於是這五人出家,從此便有了最初的五比丘和比丘僧團。

詳解

1.佛教謂最早從釋迦牟尼在鹿野苑聞法出家的阿若憍陳如、阿說示(又譯馬勝)、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五人。是為佛教有"僧寶"之始。相傳釋迦牟尼初出家時,其父淨飯王勸阻無效,派上述五人相隨,後受感化而出家。五比丘指佛陀最初所度的五個比丘,分別是:
阿濕婆:或稱阿說示,中譯馬勝,亦稱馬勝比丘。
跋提:中譯為小賢。
拘利:或稱摩訶男,中譯大名。
憍陳如:中譯火器,或譯初解,意為勝解,他本是拜火教外道。所謂“憍陳如等五人、五比丘”在五人當中,當是首表。
十力迦葉:中譯起氣
前面三位屬於悉達多太子父系親戚,另兩位是他母系的親戚。 佛教之初,最早出家的就是這五位,合稱“五比丘”。

各典籍對五比丘不同的記載

五比丘成員的名字,各經典記載不一,分別是:
《中本起經》:拘鄰、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葉、頞陛。 
《佛所行贊》:憍鄰如、跋陀羅、十力迦葉、波澀波、阿濕波誓。
《佛本行集經》:憍陳如、跋提梨迦、摩訶那摩、波沙菠、阿奢逾時。 
《過去、現在因果經》:憍陳如、跋陀羅闍、摩訶那摩、跋波、阿舍婆闍。 
《四分律》:憍陳如、婆提、摩訶摩男、婆敷、阿濕鼻。 
《新婆沙論》、《法華文句》:憍陳如、跋提、摩訶男、婆敷、頞鞞。 
《最勝王經》:阿若憍陳如、婆帝利迦、摩訶那摩、波濕波、阿說恃多阿鞞
《無量壽經》:了本際、仁賢、大號、正語、正願。
《法華玄義》:頞鞞、跋提、俱利、釋摩男、十力迦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