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尖山林場

五尖山林場

五尖山林場,位於臨湘市城區西南,該地屬東亞季風氣候區,於1993年批建五尖山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

五尖山林場位於臨湘市城區西南,為幕阜山脈藥菇山支脈,是一座突起於丘陵的孤山,屬低山丘陵地帶。最高海拔588.1米,最低海拔90米,坡度在30~35°之間。成土母質母岩主要為變質板頁岩、砂頁岩。土壤以紅壤、黃紅壤為主,一般土層厚度30~120厘米。1993年批建五尖山森林公園

山名由來

因轎頂山、鷹咀山、周家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峰組成,當地人稱“峰”為“尖”,故名“五尖山”。

地方氣候

該地屬東亞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4℃,年降水量1600毫米,無霜期260天左右。

物種分布

該林場境內森林茂盛,物種多樣,據調查有木本植物76科約553種。屬國家Ⅰ、Ⅱ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銀杏、樟樹、楨楠、喜樹、紅椿、香果樹、青錢柳、杜仲、鵝掌楸、蓖子三尖杉等。境內有野生動物約176種,其中國家Ⅰ、Ⅱ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金錢豹、雲豹、黃腹角雉、大鯢、獼猴、穿山甲、果子狸、蟒蛇、鴛鴦、虎紋蛙等。

資源概述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林場全場國有經營面積27180畝,劃定國家級生態公益林2.1萬畝,擁有森林蓄積量5.6萬立方米,其中商品林蓄積0.6萬立方米,林分類型以杉木、梓樹、國外松、楠竹人工林為主,林場分類屬以保護為主的生態公益型林場。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林場全場人口610人,職工309人,其中退休職工51人。2006年完成造林318畝,幼林撫育3640畝,經濟總收入106萬元,虧損23萬元。

景點介紹

泉坡雅園
“泉坡雅園”里森林茂密,枝葉扶蘇,曲徑通幽,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吧”。
英模亭
英模亭是為了紀念撲火英雄魯運新烈士而修建的。1993年,林場派出所指導員魯運新組織山林救火,壯烈犧牲,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一級英模”。五尖山被岳陽市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送子神泉位於望郢山半山腰。在“神泉”周圍有一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杏樹和兩棵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黑殼楠。銀杏樹俗稱白果樹,已有140多年歷史,黑殼楠樹的樹底下有兩口“神泉”,傳說“喝了神泉水,生男不生女”。五尖山附近的栗埜村,全村95%的家庭生育的是男孩,因此被稱為男兒國。科學研究發現,該水鹼性很重,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精子和卵子在鹼性環境下會發育成男性胚胎,所以生下的是男孩。
大悲寺
始建於元末明初,原名玄天寺,是江南相當有名的廟宇,後毀於抗日戰爭時期。2000年經統戰部批准,由廣大信士集資,在原址上恢復興建,取名為大悲寺,即“我佛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之意,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觀音娘娘等菩薩像。
世界碑林博物館
世界碑林博物館由中國文聯理事、著名藏書家、當代鴻儒澹泊先生捐建。他投巨資在五尖山修建碑林博物館,整個館區由屈原書院和萬碑林組成。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為博物館題寫館名。館內碑刻全部是澹泊先生家藏外國元首、古今名人手跡。萬碑林全部藏隱於山林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2007年刻碑1456塊,2008年刻碑1000塊,2009年建成湖南一百名人排座像20尊。
百步梯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經過五尖山時,被五尖山的綺麗風光吸引住了,為了把美景看個夠,乾隆決意登臨絕頂。由於山勢陡峻,四面無路可上,隨從們就命地方官吏,叫來數百個石匠,沒日沒夜地開鑿石壁,從山腳到山頂,剛好鑿出一百級。
致遠亭
為紀念吳獬曾到這裡講學而修建的。亭子附近有塊石碑,上面記載著光緒年間洞庭湖奇才吳獬先生的事跡。
觀景樓
據清同治《臨湘縣誌》記載:“五尖山,五峰高聳。天氣晴朗,登上山峰,既能俯瞰洞庭之水,又可遠觀湖北監利、蒲圻、洪湖風光。”曲曲石級,步步高升登佛殿,涓涓泉流,悠悠細韻頌林園。登觀景樓不僅可以遠眺長江之水、洞庭之帆,還可以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雲林寺
原名祖師殿。傳說一日真武祖師和達摩祖師雲遊八百里洞庭,忽見五峰高矗,雲霧繚繞之處,華光直衝鬥牛,便在此駐足歇息。他們席地而坐舉棋對弈,各路神仙立足觀看,隨從搖旗助興,兩師興起,直下到紅日西沉,浩月當空,猶不分勝負。兩師收局時,各留下一顆棋子,這兩顆棋子變成了大雲山和五尖山的祖師殿。五尖山香火鼎盛時期,大廟有上下二幢,有大佛殿、祖師殿、經堂、齋堂、僧舍等,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住僧尼20多人,聞名湘、鄂、贛三省數十個縣。現在的祖師殿是臨湘市佛教協會籌資興建的,新建的祖師殿莊嚴典雅,雄偉壯觀。
麥坡嶺
麥坡嶺有兩個景點——桃花溪和鱷魚探花。桃花溪長三公里,不僅溪流瀑布多,而且遍布野生桃樹,陽春三月桃花盛開,花落溪中形成桃花流水的景觀,美麗極了。在桃花溪下游的半山上,有一巨大的青石塊,狀似鱷魚掉頭探看,因正對“桃花流水”的下游,所以叫鱷魚探花。
花崗台
該景區由美女曬羞、花崗台、熱氣洞三個重要景點組成。這裡有一處形狀特別的小山坡,整個山坡狀似一個少女躺在那裡一樣,有頭和長長的頭髮,有身、手、腳,尤其那山坡的下部很像美女的羞處,被當地人戲稱為“美女曬羞”。花崗岩,位於花崗台景區山峰腳下,四面環山。相傳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為了削弱王公將相的權力,製造了一系列的慘案。“血洗湖廣”就是其中的一件。後來,人們為了銘記朱洪武的罪惡,就將花崗岩更名花崗台。熱氣洞位於花崗台前200米,洞口寬約2尺,洞深一丈多,每天早晚有一股熱氣橫衝出來,形成一丈多高的霧柱,陰雨霜雪天氣尤為明顯,而且氣溫常年保持30度左右,神秘莫測。
柴家沖
該景區有湘北地區保存完好、為數不多的原始次森林。整個景區為一條3公里長的幽谷,兩岸山勢陡峻,200多公頃天然次生闊葉林密布,分布有毛紅椿、紅豆杉、白壯花、香果、銀杏以及中國鴿子花(珙桐)等珍稀植物。柴家沖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0多處,其中飛瀑、鴛鴦瀑、姊妹瀑、三跌瀑流量較大,鴛鴦瀑布高40米,寬約6米,中間突出的一石一樹把瀑布一分為二,雨季兩道瀑布連成一片,氣勢恢宏,可與黃果樹瀑布媲美。
普濟觀
相傳在清朝年間,湘北一帶連年遭受旱災,百姓顆粒無收,生活極其困苦。一日,有位仙人來五尖山遊玩,見此情景,頓生憐憫之心,於是立馬作法,為老百姓祈雨,不一會,大雨傾盆,老百姓喜出望外。為了紀念這位老道長,人們在這裡建造了普濟觀,以示普濟眾生。普濟觀占地約30畝,現為臨湘道教的主要活動場所。
練兵場
傳說三國時期魯肅在這裡訓練水師。石砌的圍牆、大門、壕溝和練兵場的遺址清晰可見。據歷史記載,練兵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占地20餘畝,四周用大石頭砌成高達3米的圍牆,大門2丈多高,正對長安城,可同時容納1千多人操練。至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血洗湖廣”,對此進行了重修,並駐兵於此。民國年間,大惡霸李炳章占據此山,對此進行了改造。現僅存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