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疊紀大滅絕

氣候的改變有些科學家認為,氣候的變化是形成這場大災難的主要原因。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 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

二疊紀大滅絕:
又名: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第三次物種大滅絕
二疊紀末期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可能只有5%的物種存活下來。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有些專家認為,這次大滅絕是由氣候突變、沙漠範圍擴大、火山爆發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隕石撞擊
遊學科學家認為,隕石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如果這種撞擊達到一定程度,便會在全球產生一股毀滅性的衝擊波,引起氣候的改變和生物的死亡。最近蒐集到的一些證據引起了人們對這種觀點的重視。但大多數生物科學家認為這場滅絕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變化引起的。
氣候的改變
有些科學家認為,氣候的變化是形成這場大災難的主要原因。因為二疊紀末期形成的岩石顯示,當時某些地區氣候變冷,在地球兩極形成了冰蓋。這些巨大的白色冰蓋將陽光發射回太空,會進一步降低全球氣溫,使陸上和海上的生物很難適應。如果再加上海平面下降和火山爆發,這就會成為滅頂之災。
大氣成分的改變
有些生物學家認為,生活方式比較活躍積極的動物,如似哺乳類的單弓類動物需要比別的動物更多的氧氣,他們可能是因為大氣成分的改變而滅絕的。因為二疊紀末期氣溫的降低會導致海平面的下降。海床的遼闊煤層區就會暴露在外面,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就會相對減少。
火山活動
火山爆發回噴出大量氣體和火山塵埃進入大氣層。火山灰山團不僅會使動物窒息而死,也有可能遮蔽太陽,使全球氣溫降低。所以,火山活動也可能是二疊紀末期滅絕事件的原因之一。西伯利亞就曾經發現當時火山猛烈爆發所噴出的物質。
沙漠的肆虐
二疊紀的陸塊碰撞接壤而形成了龐大的盤古大陸。來自海上的雨水和霧氣再也無法探入內陸地區。於是二疊紀的某些區域就越來越乾燥火熱,致使沙漠範圍越來越廣,無法適應乾旱環境的動物就滅絕了。
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 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海洋近 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 , 讓位於新生物種類, 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 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 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 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也二氧化碳 。 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 隨著氣溫升高。 海平面上升, 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 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