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指數

乾燥指數表示一個地區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數。降水代表水分收入,蒸發代表水分支出,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稱為乾燥指數,又叫乾燥度。乾燥指數也是作為氣候區劃分區的重要指標之一。

簡介

乾燥指數表示一個地區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數。降水代表水分收入,蒸發代表水分支出,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稱為乾燥指數,又叫乾燥度。如果幹燥指數大於1,即表示降水量不敷蒸發之所需,則氣候乾旱。如副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旺盛,降水量遠小於蒸發力,故形成乾旱氣候帶。由於表示水分支出(特別是表示蒸發)的形式不同,因而有多種乾燥指數的表示法。由於水分條件與農業生產關係很大,故往往以乾燥指數作為氣候區劃分區的重要指標之一。
氣候乾燥的區域氣候乾燥的區域

由於計算蒸發的經驗式不同,故它們的表示式亦不同。布達科(M•И•6yдыко)1948年提出乾燥指數為:B/Lr,式中B代表地表面平均淨輻射,L為蒸發潛熱,r為年平均雨量。B/L表征濕潤陸面上的可能蒸發。布迪科定義乾燥指數>3.4相當於沙漠氣候,3.4—2.3為半沙漠,2.3—1.1為草原,1.1-0.35為森林,<0.35為苔原。乾燥指數的倒數,通常稱為濕潤指數

定義

氣候乾燥程度,通常以蒸發能力與降水量之比表示。燥指數表示一個地區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數。降水代表水分收入,蒸發代表水分支出,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稱為乾燥指數,又叫乾燥度。
如果幹燥指數大於1,即表示降水量不敷蒸發之所需,則氣候乾旱。如副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旺盛,降水量遠小於蒸發力,故形成乾旱氣候帶。由於表示水分支出(特別是表示蒸發)的形式不同,因而有多種乾燥指數的表示法。由於水分條件與農業生產關係很大,故往往以乾燥指數作為氣候區劃分區的重要指標之一。

什麼是乾燥指數(乾燥度)?

燥指數是反映某個地區的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標,通常定義為年蒸發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即:
r=E0/P
式中r——乾燥指數;
E0——年蒸發能力,常以E-601水面蒸發量代替,mm;
P——年降水量,mm。
根據選用站E-601蒸發器多年平均年水面蒸發量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可算得多年平均年乾燥指數。多年平均年乾燥指數r與氣候分布有密切關係,當r<1.0時,表示該區域蒸發能力小於降水量,該地區為濕潤氣候,當r>1.0時,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說明該地區偏於乾燥,r越大,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越多,乾燥程度就越嚴重。

套用學科

水利科技(一級學科);水文、水資源(二級學科);陸地水文學(水利)(三級學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