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頂蓮花山

九頂蓮花山

九頂蓮花山位於蒼山縣城正北25公里,計畫建設成九頂蓮花山旅遊風景區,不久將成為蒼山境內的旅遊勝地。

九頂蓮花山旅遊風景區情況簡介

九頂蓮花山位於蒼山縣城正北25公里,礦坑鄉棠林村境內,東與蘭山區毗鄰,北與費縣相接,南北一脈,大山九頂環環相連,相

九頂蓮花山九頂蓮花山
互相應,融為一體,氣勢雄偉。山前2座大的山頭,後有七個山頭相互連線:最南為鳳凰山、團山,後接廟山、青山、鐵山、鋼山、雲山、霧山、釵山,共九個山頭,連綿幾公里,由南向北觀看,一脈相承,蜿蜒崎嶇,巍峨觀壯,自古就有"九頂鐵釵蓮花澗"之名,後又稱"九頂蓮花山"。唐代中期,在團山山前建有東廟、西廟各一座,山後建有龍王廟一座,山中間有水庫一座、銀工窯一處,國防山洞一處,洞口為三叉出口,現被開發利用,計畫建設成九頂蓮花山旅遊風景區,不久將成為蒼山境內的旅遊勝地。

九頂蓮花山的由來

很早以前,此處是一片汪洋,只長有一片野生的棠李樹,有一年發大水,不知在何處被洪水衝來一對夫妻,被樹林擋住,救活了一對生命,每天只靠野棠李樹結的果子充飢,夫妻倆在此安家後,生下了如花似玉的七個女兒,人稱七仙女。有一年,趕上大旱,莊稼顆粒不收,很多人都被餓死,這家人依靠這片果子得以存活,他們還好心把果子分給眾人充飢,但不知什麼原因,吃過果子的人卻都滿身浮腫,幾天后就不治身亡,而他一家食用後卻安然無恙,人們便誤認為他們一家對這片果子做了手腳,有人偷偷地想放火燒掉這片果園,不知為什麼不但樹沒燒死,反而越長越旺,且掛滿了又香又甜、清香可口的果子,後來這事傳到了神仙的耳朵里,神仙也認為他們傷天害理,就挪來兩座大山把二位老人壓在下面,七個女兒們就哭呀,在外邊叫爹媽,裡邊還答應,哭泣聲驚天動地,神仙們沒辦法,又挪來七座大山將七個女兒也全部壓在山下,但這一家子在山底下還是痛哭不止,到後來,神仙們掐指一算,知道冤屈了這一家子人,但也沒辦法了,便讓這一家人變成了九朵蓮花,每到黑天蓮花盛開,以向世人表明他們的清白無辜。至今看護山林的老人夜間還經常會在山頂看到盛開的白蓮花

九頂蓮花山 名人一游

相傳到了東周時期,有位叫紹伯的大官外出巡遊,路過九頂蓮花山,當時看到蓮花山棠花盛開,松柏並茂,鬱鬱蔥蔥,

九頂蓮花山九頂蓮花山
頓時被大山的秀麗景色所迷,便決定在九頂蓮花山上好好遊覽一番,可不曾想在每個山頭都住一天,這一住就是九天,由於貪於遊玩,所帶給養已用盡,但還是捨不得離開這座山,只好用棠李樹果子充飢,當吃到鮮果時,紹伯詩興大發,大笑一陣後吟詩一首:

鳥伴天語牽絲綿,
九頂蓮花閣聚仙,
李果充飢能醉客,
恰似少宮入桃園。

再到後來,由於山峰奇特,風景秀麗,吸引了不多名人到此一游,有個叫劉長卿的秀才留下詩句:
名山環九頂,古冠茂雙松。

九頂蓮花山下唐廟二座:東廟、西廟,廟內大樹叢郁,原來廟中石碑上有詩文:
名立五行末,位於三才中。

後來,有落魄秀才在此授學教書,也曾出過不少高徒,成為一片求學聖地。清未,當地秀才龍華成有詩曰:

緬懷紹伯愛甘棠,
村名棠林非尋常。
地靈人傑俚人美,
氣朗天晴歲月長。
名山九頂環廓外,
寶礦雙採近鄰旁。
名師高徒弘校址,
歌韻書生出學堂。

山後有龍王廟一座,相傳是百姓求雨的地方,每逢大旱之年,方圓百里的百姓都來燒香求助,確保風調雨順,百姓平安。後由於歷史原因,參天的大樹被砍伐殆盡,大廟也在文革期間被嚴重破壞,再加上1958年發洪水把山壩體沖壞,現只留舊址供人瞻仰。

九頂蓮花山的開發和利用

近年來,經過對九頂蓮花山的深入考察,這裡不但是戰略要地,有開挖的國防坑道工程一處,該坑道山洞分別設出口三處,總長度為600米,洞內部分裝飾完好,還設水井、大小房間,冬暖夏涼,且周圍風景優美,地勢獨特,是旅遊避暑的好地方,現已有投資商正投資修建,並欲恢復古建築,有望成為蒼山又一閃亮的旅遊景區。九頂蓮花山上的棠林山洞,系50年代軍工開採的國防坑道工程,工程之大,質量之高,讓人驚嘆。洞內冬暖夏涼,是休閒觀光的好去處,現已引資正在開發建設九頂蓮花山旅遊風景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