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氏平腹蛛

丹氏平腹蛛

丹氏平腹蛛中文名: 蛞平腹蛛 拉丁學名: Gnapkosa kompirensis (Boes. et Str., 1906) 綱: 蛛形綱 目: 蛛形目 科: 平腹蛛科 雌蛛體長8.8~12毫米。頭胸部背甲梨形,棕褐色,頸溝、放射溝明顯,中窩縱向紅棕色,前方有倒“八”字形黑斑,正中線有黑毛。整個頭胸背甲都具黑色網狀花紋及向前伸的細毛。8眼2列,前眼列微前曲,後眼列後曲,後眼列長於前眼列,前中眼間距稍大於前中側眼間距,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後中眼卵形,呈倒“八”字排列,中眼區長大於寬。常在丘陵山區的小麥、玉米等旱田及灌木叢間徘徊捕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蛞平腹蛛
蛞平腹蛛蛞平腹蛛

拉丁學名:Gnapkosakompirensis(Boes.etStr.,1906)
綱:蛛形綱
目:蛛形目
科:平腹蛛科
屬:平腹蛛屬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8.8~12毫米。頭胸部背甲梨形,棕褐色,頸溝、放射溝明顯,中窩縱向紅棕色,前方有倒“八”字形黑斑,正中線有黑毛。整個頭胸背甲都具黑色網狀花紋及向前伸的細毛。8眼2列,前眼列微前曲,後眼列後曲,後眼列長於前眼列,前中眼間距稍大於前中側眼間距,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後中眼卵形,呈倒“八”字排列,中眼區長大於寬。螯肢棕黑色,具黑色長毛,螯瓜粗短,前齒堤2齒,後齒堤有鋸齒狀齒板。顎葉弧形。下唇長大於寬。胸板心形,紅褐色,邊緣黑褐色,密被黑色長毛,前端乎直,後緣細窄,不插入第Ⅳ步足基節之間。步足黃褐色,密布黑色細毛。腹部長圓形,灰褐色,前緣稍內凹,叢生黑色長毛,全身密被黑色長毛,隱約可見3對黑色小圓斑。腹面灰褐色,中央有2條黃色縱行細紋。紡器彼此遠離。外雌器中央孔口較大,上方有1骨片。
雄蛛體長7~8毫米。全身赤褐色,多長毛,腹背具1對筋點。觸肢脛節外側有1個強壯的刺突,其末端彎曲如鳥喙。

生物學特性

常在丘陵山區的小麥、玉米等旱田及灌木叢間徘徊捕蟲。

地理分布

寧夏陝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