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泠泉

中泠泉

中泠泉位於鎮江市金山公園內的一個小島上,四面環水,為一個10米見方的水池,四周砌有石欄桿。在水池一側的石壁上,題著“天下第一泉”五個大字。中泠泉與濟南趵突泉、杭州虎跑泉和無錫惠山泉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泉”。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泠泉

中泠泉也叫中濡泉、南泠泉,位於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外。此泉原在波濤滾滾的江水之中,由於河道變遷,泉口處已變為陸地,現在(21世紀初)泉口地面標高為4.8米。據記載,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來自西方,受到石牌山和鶻山的阻擋,水勢曲折轉流,分為三泠(三泠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間一個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稱“南泠泉”。因長江水深流急,汲取不易。據傳打泉水需在正午之時將帶蓋的銅瓶子用繩子放入泉中後,迅速拉開蓋子,才能汲到真正的泉水

泉水特點

“中泠泉”又名“ 天下第一泉”,是萬里長江中獨一無二泉眼。中泠泉水宛如一條戲水白龍,自池底洶湧而出。綠如翡翠,濃似瓊漿,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陸羽品評天下泉水時,中泠泉名列全國第七,稍陸羽之後的唐代名士劉伯芻品嘗了全國各地沏茶的水質後,將水分為七等,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為第一等,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泉”。

用中泠泉沏茶,清香甘冽。相傳有“盈杯之溢”之說,貯泉水於杯中,水雖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幣,不見沉底。

建築布局

池欄

中泠泉中泠泉

鹹豐同治年間,由於江沙堆積,金山與南岸陸地相連,泉源也隨金山登入。中泠泉上岸後曾一度迷失,後於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被候補道薛書常等人發現,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疊石為池,並由常鎮通海通觀察使沈秉成,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春寫記立碑,建亭,覆亡。

光緒年間鎮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欄,池旁築庭榭。並拓池40畝,開塘種植荷茭,又築土提,種柳萬株,抵擋江流衝擊,使柳荷相映,十分秀麗。現鐫刻在方池南面石欄上的“天下第一泉”五個遒勁大字,為王仁堪所書。

目前(2014年)看到的水池修於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後期又重修了一次。

鑒亭

池旁蓋樓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雙層立柱,直徑七米,十分寬敞,取名“鑒亭”,是以水為鏡,以泉為鑑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遊人小憩,十分風涼幽雅。

茶樓

池北建有兩層樓房一座,樓上樓下為茶室,環境幽靜,林蔭覆護,風景清雅,是遊客品茗的最佳之處。

石刻

樓下層前壁左側,嵌有沈秉成所書“中泠泉”三字石刻;右側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書黨“中泠泉辯”石刻。

古籍記載

據《金山志》記載:“中泠泉在金山之西,石彈山下,當波濤最險處。”

蘇東坡(公元1037~1101年)也有詩云:“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由此可以想見,當時中泠泉於滔滔長江水面之下,時出時沒的獨特環境。

唐宋之時,金山還是“江心一朵芙蓉”,中泠泉也在長江中。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到此,留下了“銅瓶愁汲中濡水,不見茶山九十翁”的詩句。

南宋名將文天祥暢飲後,豪情奔放賦詩一首:“揚子江心第一泉,南金來北鑄文淵,男兒斬卻樓蘭詩,閒品茶經拜祠仙。”

清代薛福成撰寫的《中泠泉真跡》,在這則筆記里,不僅敘述了中泠泉悠久史略,而且記載了中泠泉上岸概況,見聞奇趣,錄如次:

中泠泉在金山下,金山本在江南岸,故過客皆得汲水烹茶,所由品為第一泉也。

厥後,長江愈趨而南,金山既在江中,而中泠泉遂不可得見;取水之法,常別制機器,以長繩縋入江中,既得泉水,以蓋蓋之,然後取出,所以不為江水所混。近來汲泉者既無其人,而知制此器者亦絕少,中泠泉乃在若有若無之間。

同治九年(1870)三月,江水淺涸,過客皆於此停舟,汲泉煮茗,始知泉上護欄、曲檻布置絕佳,乃日夜被江水沖齧,而不損壞,蓋數百年前之工程,其堅緻實不可及;而中泠泉之真跡,殆閱數十百年,而始見也。

水質問題

泉水摻自來水泡茶

中泠泉旁的茶樓中泠泉旁的茶樓

2014年2月,媒體報導稱,中冷泉泉水泡茶要摻自來水,由於泉水渾濁,還要經過過濾後才能使用。

據中冷泉所在金山公園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地質原因,與歷史上相比,中泠泉出水量逐漸變少。由於水池不與外界水體相連,流動性不強,水質也不太好。有時為了保證水體的清潔,公園方面會加注自來水。鎮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區管委會(下稱“三山”景區管委會)有關人士稱,中泠泉的池水的確是用自來水補充的,由於自來水管長期浸泡逐漸鏽蝕,流量逐步變小,加上水體流動性不夠等原因,造成池中水質比較污濁。

水池旁的“第一泉茶社”清楚地寫著“泉水沏泡”字樣。這裡最便宜的是標註產自鎮江的手工翠綠,一杯10元,最貴的是鎮江特級五峰白茶,一壺要價是260元。茶樓工作人員表示,茶樓的茶葉不是島上的,但所泡的水來自中泠泉。由於泉水少,水質渾濁,茶社工作人員說,池裡的水過濾後再用,泉水確實變少,加注自來水是為保持清潔。

公園負責人表示,景區負責人表示,景區已經著手對池中的水體進行抽除更換,並視水質變化情況組織不間斷更換水,確保池水清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