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悔

中悔,中途反悔;後悔。

基本信息

詞語

【詞目】中悔
【拼音】zhōng huǐ
【解釋】中途反悔;後悔。
【示例】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五:“又俱夢蔣侯親來降己,曰:‘君等既已顧之,實貪會對。剋期垂及,豈容方更中悔。’經少時並亡。”
《佛說無量壽經·下卷》:“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也。”
《世說》:“有人問謝安石、王坦之優劣於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傳人語,不能復語卿。’”
《新唐書·李密列傳》 :“既困臥樹下,世充已自欲盜隋,中悔,命醫許惠照往視之,欲其蘇。”
《舊唐書·李百藥傳》 :“及渡江至歷陽,狐疑中悔,將害百藥,乃飲以石灰酒,因大泄痢,而宿病皆除。”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 :“初,甚然之,中悔,將殺公度。”
《新元史》:“已而哈里發大將素黎曼沙兵至,忽珊姆哀丁又中悔,使告哀而陛耳軍官:‘向者降於蒙古,欲覘其軍之虛實耳。如哈里發厚待我,我能集庫而特人十萬,據險邀之’。”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元公聞華亥中悔,大怒,召大司馬華費遂,將帥甲攻華氏。”
明 王世貞 《游張公洞記》:“意盡而穿橫關,險狹甚多,中悔不能達。”
《明史》:“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於西山。”
《明史》:“選侍頷之,復中悔,挽皇長子裾。安直前擁抱,疾趨出。”

中悔 詩句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蘇轍(北宋)
(一)
客居遠林薄,依牆種楊柳。
歸期未可必,成陰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與友。
相逢話禪寂,落日共杯酒。
艱難本何求,緩急肯相負。
故人在萬里,不復為薄厚。
米盡鬻衣衾,時勞問無有。
(二)
閉門不復出,茲焉若將終。
蕭然環堵間,乃復有為戎。
我師柱下史,久以雌守雄。
金刀雖雲利,未聞能斫風,
世人慾困我,我已安長窮。
窮甚當辟穀,徐觀百年中。
(三)
蕭蕭發垂素,晡日迫西隅。
道人愍我老,元氣時卷舒。
歲惡風雨交,何不完子廬。
萬法滅無餘,方寸可久居。
將掃道上塵,先拔庭中蕪。
一淨百亦淨,我物皆如如。
(四)
夜夢被發翁,騎驎下大荒。
獨行無與游,闖然款我堂。
高論何崢嶸,微言何渺茫。
我徐聽其說,未離翰墨場。
平生氣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遺文,奇資揖昂昂。
衰罷百無用,漸以圜斫方。
隱約就所安,老退還自傷。
(五)
海康雜蠻蜒,禮俗久未完。
我居近閭閻,願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恥,其下胡為顏。
東鄰有一士,讀書寄賢關。
歸來奉親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顧流俗,嘆息未敢彈。
提提烏鳶中,見此孤翔鸞。
漸能衣裘褐,袒裼知惡寒。
(六)
佛法行中原,儒者恥論茲。
功施冥冥中,亦何負當時。
北方舊雜染,渾渾無名緇。
治生守家室,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與生死辭。
熾哉吳閩間,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穎悟,得報豈汝欺。
時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誰為邑中豪,勤誦我此詩。
(七)
憂來感人心,悒悒久未和。
呼兒具濁酒,酒酣起長歌。
歌罷還獨舞,黍麥力誠多。
憂長酒易消,脫去如風花。
不悟萬法空,子如此心何。
(八)
杜門人笑我,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觀一日成,袞袞通法流。
竿木常自隨,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髮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關尹喜,履跡誰能求。
(九)
鋤田種紫芝,有根未堪采。
逡巡歲月度,太息毛髮改。
晨朝玉露下,滴瀝投滄海。
須牙忽長茂,枝葉行可待。
夜燒沉水香,持戒勿中悔。
《晚過保福》 陸游(南宋)
堂靜僧閒普請疏,爐紅氈暖放參余。
蓮花池上容投社,椰子身中悔著書。
茶試趙坡如潑乳,芋來犀浦可專車。
放翁一飽真無事,擬伴園頭日把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