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脫

悔脫

悔脫(regrexit),是英國脫歐公投後,民眾後悔投票結果而產生的一個詞。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獲勝,緊接著,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這一來,英國人可慌了。很多人表示,我之所以投Leave是因為覺得我這一票不會起什麼作用,沒想到竟然成真了。於是,推特上很多人發起了#REGREXIT的話題,對那些選了Leave的人進行嘲諷。

由來

悔脫悔脫
2016年6月24日,英國公投離開歐盟的結果出爐後,全球股市震盪,英鎊跌至30年來最低水平,而有些人似乎也開始後悔了。當地時間25日早上開始,推特上開始出現#REGREXIT話題,與此同時,英國民眾發起請願,要求就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當天的簽名以及超過250萬,如今已經徵集到300萬個簽名。

Regrexit是在Brexit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是regret和exit兩個詞結合而成,意即“後悔離開”,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直接用“悔脫”來表示。脫歐派真正意識到自己投票可能帶來的後果之時,宣布6月25日為“悔脫日”。

表現

悔脫悔脫
網友們紛紛在推特上表達憤怒。有些投了Leave的網友表示感覺自己被忽悠了,希望能重新選擇一次。

另外一些人則指責這些投了Leave票的人在投票之前沒有做功課:那些投了Leave票現在又後悔的人,說他們“沒想到真的會發生”,這些人應該被永久剝奪投票權...

比如英國獨立電視台節目ITV新聞採訪的一位叫曼迪的英國女士說:“儘管我投票支持‘脫歐’,今天早上醒過來,現實還是打擊了我。如果有機會再投一次,我會投留下來。”而同樣投票給“脫歐”的男性選民亞當也表示非常震驚,他認為他的一票“並不重要”,因此投了“脫歐”一票,但他現在卻十分擔心。

很多人都表示並不清楚他們為什麼投票,有的人以為是在為反政府抗議登記,還有人覺得脫歐派肯定不會贏。

他們更加入了“留歐”派在英國議會網站上發起的請願鬥爭,呼籲舉行第二次公投。截至26日16時,該請願已獲得超過288萬人簽名支持。由於該數字已遠超國會考慮進行討論所需的10萬人門檻,英國議會相關委員會將在28日審議這一請願。

原因

1、民眾不了解歐盟的性質和意義,導致了對歐盟霧裡看花、理解不清,公投後引發的一連串嚴重後果,則給了老百姓直觀的感受。許多英國民眾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周五早晨起床,驚訝地發現首相卡梅倫辭職了,接著看到英鎊暴跌創30年來新低、申請愛爾蘭護照和移居加拿大的人數激增,方覺大事不妙。

2、請願或推動權力洗牌

二次公投的請願由個人發起。發起者名為威廉·奧利弗·希利。希利在請願中指出,23日的公投投票率低於75%,同時“脫歐”陣營的得票率低於60%,應該再進行第二次公投。民眾對請願相當踴躍,英國議會網站甚至一度癱瘓。英國議會請願系統由議會請願委員會監督。一項請願需獲得10萬人簽字支持,委員會才會研究是否將其提交議會審議。

後果

悔脫悔脫
請願簽字人數超過10萬門檻,預示著議會有責任就此進行討論和回復。回復內容可能出現2種可能:

一是認定維持目前公投的結果,無需二次公投,並給出理由。如此一來,不排除“留歐”派民眾再度請願的可能。而“脫歐”派也可能予以回擊,在議會發起請願以捍衛公投成果。這將加深英國社會的撕裂程度。目前在倫敦已經上演了關於倫敦單獨加入歐盟的請願,而追求留歐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要求進行獨立公投。

二是認為需要考慮進行二次公投並在議會商議,這種選擇又會帶來幾種可能:一是議會成功地形成一個有關重新公投的決議案,並在下院經過一讀、二讀、三讀的表決,隨後由上院通過,再由政府交給英國女王請示後最終決定是否“再投一次”。整個過程將耗費很長時間,考慮到英國下院大部分議員是贊成留歐的,因此也不能說“留歐”派和“悔脫”派全無“翻盤”的機會。二是議會經過討論,任何黨派都提不出一個像樣的“二次公投”的新議案,這樣的話請願委員會只好回復民眾:新議案出不來,因此不了了之。三是反對黨工黨提出新議案,甚至以此逼宮執政的保守黨,對其投不信任票——如果你提不出新議案,還不如趁早解散議會。這一做法雖不一定能迫使議會解散(因為執政黨仍控制議會),但可以加劇執政黨內部“脫留”兩派的分裂,為2020年大選謀取好處,帶動權力的重新洗牌。

影響

此次脫歐還出現了一大批英語新詞,比如:Italeave(Italy+leave),Departugal(depart+Portugal),Czecheout(Czech+out),Finish(Finland+finish)。

不過,最有才的要數Scotlond(Scotland+London)。在結果公布後,很多蘇格蘭人非常失望,表示要重啟蘇格蘭獨立、加入歐盟的進程。很多人還暢想蘇格蘭和這次同樣選擇留歐的倫敦一起獨立,成立一個新的國家:蘇格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