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

基本信息

詞語“中德”的解釋

1. 中正的德行。《書·酒誥》:“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 孔傳:“汝能長觀省古道所為,考行中正之德,則君道成矣。”《國語·周語下》:“夫有和平之聲,則有蕃殖之財,於是乎道之以中德,詠之以中音。” 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秉乾剛之正性,體坤順之中德。”
2. 中等的德行。《莊子·盜跖》:“知維天地,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參見“三德”。
3. 猶言自以為是。德,通“得”。《莊子·列禦寇》:“凶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成玄英疏:“用心中所好者自以為是,不同已為者訾而非之。以心中自是為得,故曰中德。”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2001年,每年面向全國20多個省份招生。由於學院的知名度很高,所以很多學生都親切地稱之為“中德”。

學院簡介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天津市屬全日制獨立設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單位。是中國德國兩國政府、中國與西班牙兩國政府在職業教育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學院地址:天津市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雅深路2號。郵政編碼:300350。

學院概況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天津市屬全日制獨立設定的公辦高職院校,是中國與德國、日本、西班牙三國政府在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是國家示範性優秀建設高職院校。學院以服務社會為導向,與企業、社會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戰略夥伴關係,成為“校企合作、校社聯攜”新型的“相互作用學校”,構築校企之間“雙向進入、互助雙贏”的開放式教育機制。為此,在學校文化環境建設規劃中,突出國際化辦學特色,營造美觀大方、品位高雅、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環境文化。
學院目前擁有總資產近15億元人民幣、各類先進設備和儀器上萬台套,其中大量是由德國、瑞士、西班牙等國家引進的實用型生產設備。學院緊密圍繞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發展戰略和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構建了以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套用技術、自動化技術、汽車套用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經貿管理、套用語言、藝術等製造業及製造類服務業十大專業組群,提升了學院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學院精心打造的“金牌藍領”人才供不應求,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達到了97%以上。學生雙證書獲取率達到96.3%,專門服務天津濱海新區的畢業生超過40%。
目前,學院擁有十五門國家級精品課,二十四門省市級精品課,位居天津市地方高校之首,全國高職院校三甲;學院分別獲得“黃炎培傑出校長獎”,“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和“黃炎培傑出教師獎”稱號,成為該獎項的大滿貫獲得者。學院還擁有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4名天津市教學名師,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天津市級優秀教學團隊,3名外國專家獲得國家政府友誼獎。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學院已經形成了工、經、管、文相結合,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為辦學宗旨的高職院校。
2011年春季,學院順利遷入中國天津海河教育園區,中德新校區占地48.36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一期建成20萬平方米。土地面積比老校區增加了10倍,建築面積比老校區增加了5倍,新校區規劃建設按照“現代骨、傳統魂、人文神、生態衣;巨觀上大氣開闊,微觀上精細”的現代德風的概念設計,建成13個建築單體,2000餘間各類教室、實訓室、車間,1600餘間學生公寓,安排了上萬台套教學儀器設備,新增教學、實訓設備近一億元,學院淨資產總額近15億人民幣。工作、學習、生活功能得到極大豐富和改善。
工業中心(E1/E2/E3座)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是學院新校區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建築組群,包括模數分別為15米、12米、9米,高度分別為13.5米、9米、4.5米的E1、E2、E3三個樓座,符合學院放置重、大型裝備的功能需要,符合學院辦學定位和專業建設發展以及校企深度合作的需要。
圖文信息中心(B座)是學院的地標性建築,建築設計綠色生態,功能滿足開放性、國際化的圖書館、信息中心、綜合檔案館及國際教育學院的需求。
綜合教學樓(F1/F2/F3座)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建築功能滿足小班教學,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組織形式。
體育中心暨大學生中心(G座)室內外場地能滿足3000人集會、籃、排、足、網、桌球、羽毛球、體操、健身比賽及訓練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場的功能要求,二樓的“大學生之家”、“教職工之家”等大型文體活動室,方便學生開展各類文體、社團活動,並可方便開展師生聯誼、舞蹈、音樂、室內高爾夫訓練等活動。
中德新天地商業街(K座)是一期院校獨有的綜合商業設施,建築面積近一萬平米,按照國際標準規劃設計,委託第三方招商管理,內設高等教育書店、銀行、郵局、校醫院、中國電信、超市、洗衣店、美髮店、中西式餐飲等多種業態的商店,方便學生日常生活。學院設有國家獎學金、市級、校級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優秀大學生幹部獎學金,用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在校學生。根據國家關於大學生助學貸款的檔案精神,學院全面推動助學貸款,並可以在學院內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學院以國際合作為依託,校企合作為支撐,按照企業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結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畫,師資、技術、辦學條件合作共享、工學交替進行,學生畢業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企業避免了人才選擇的盲目性,學生就業有了保障,是有利於擴大就業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適合重大項目建設的人才培養要求。
學院與大火箭、空客、天航、麥格納等企業採用訂單培養引進國際IHK標準或行業企業標準聯合培養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實踐證明,訂單式培養,企業提前介入,學生精心挑選,課程專門設計,實訓周密安排,實現了企業培訓前移,實現了人才培養和需求的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我們通過校企合作,加大了課程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各個“訂單班”的教材編寫均有企業的直接參與,形成了一批服務重大項目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教材。學院國家級精品課達到15門。學院“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有了重要突破,通過調整最佳化師資隊伍結構,“雙師型”教師占到80%。
學院抓住國家示範校建設和搬遷海河教育園區的重大機遇,我們在新校區規劃建設了3萬平米的工業中心,憑藉學院自身吸引力,與德國德馬吉、博世、西門子、日本三菱、美國IBM等跨國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投資6000餘萬元建設了數控技術中心、液壓與氣動、電機自動化機械手技術實訓中心與體驗中心等一批校內實訓中心。這些實訓中心和體驗中心都是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直接服務於技能人才培養,為學生創造出真實的生產實訓環境,實現了產學研結合,保持了技術先進性。實現了用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培養人才的目標。
學院還同德國路德維希港套用技術大學、德國空客漢堡培訓機構、加拿大BC省理工學院、西班牙工具機學院、澳大利亞中央技術學院等國外知名院校的聯合培養具有國際化水準的高技能人才,探索國際合作共享共建教學資源的雙贏機制,提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內涵,打造吸收、套用、消化、創新國外優質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源的服務基地。
近三十年的辦學實踐鑄就了中德品牌,鍛造了一大批金牌藍領,贏得了社會廣泛認可。站在海河教育園新的發展平台上,學院將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為己任,以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國家示範校和“百年中德”為目標,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服務經濟更好發展中創造新優勢,在滿足社會更大需求中提升水平,在深化改革調整中增強實力,在更高平台上實現新跨越,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和促進就業、為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學院規模

2011年春季,學院搬遷至全新的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坐落於我市的津南區,與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相鄰。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共有師生超過8000人,招生覆蓋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先後為企業和社會培養輸送了近兩萬名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5%以上,在全市同類院校名列前茅。學院擁有國內一流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總價值2億元的3000多台(套)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其中90%以上設備由國外引進,建有近40個實驗室和10餘個實習車間,為舉辦高等職業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實訓基地。2002年,我院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職高專重點建設的12個實訓基地之一,同年被命名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截至目前,我院擁有十門國家級精品課,十四門省市級精品課,位居天津市地方高校之首,全國高職院校第二;並擁有1名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天津市教學名師,有3名外國專家獲得國家政府友誼獎。2006年,“空客A320藍領技能評估中心和培訓中心”已落戶我院。2007年10月我院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立項單位。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學院已經形成了工、經、管、文相結合,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為辦學宗旨的高職院校。
學院面向全國按照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畫實行統一招生。 學院設有國家獎學金、市級、校級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優秀大學生幹部獎學金,用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在校學生。根據國家關於大學生助學貸款的檔案精神,學院全面推動助學貸款,並可以在學校內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學生學業期滿成績合格,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天津市教委驗證的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學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