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富川合戰

中富川合戰,永祿三年(1560)六月,長宗我部家的中興明主國親在長濱合戰獲勝僅一個月後,突然患急病而死。國親嫡男元親接過了長宗我部家家督的位子,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二十二歲的年輕家督只是在之前的長濱合戰中才完成自己的初陣而嶄露頭角。

介紹

志在制霸四國的元親,繼承了其父的遺志,先以土佐國內統一為第一步。在此後的八年中,長宗我部家與夙敵本山家展開了長時期的拉鋸戰,終於在永祿十一年(1568)擊滅了本山氏。在消滅了北方的夙敵之後,元親將注意力投向東面安藝郡的安藝氏。永祿十二年七月元親率領七千軍勢攻打安藝家,相對的安藝軍勢也達到了五千人,由於元親拉攏了安藝家的家臣作為內應,安藝軍在籠城二十四日之後最終落城。在落城之前,對於落城一事已有覺悟的安藝家當主安藝國虎將安藝家再興的希望寄托在兒子千壽丸身上,將其送往阿波,而將自己的妻子交由家老黑岩越前護送回娘家中村一條家。然後派出使者為部下將兵向元親乞命,相對的作為條件,國虎本人在淨貞寺切腹,擔任介錯的則是國虎的家老有澤石見。在國虎死後,有澤追隨主上殉死。另一方面,將國虎夫人安全送至一條家的黑岩在返回安藝的途中被長宗我部軍擒獲押往元親面前,元親感於越前的忠義,勸說其加入自己麾下,被黑岩謝絕。其後黑岩返回安藝,在淨貞寺的國虎墓前切腹。有澤石見和黑岩越前的忠烈,為在安藝地方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安藝氏的慘澹滅亡譜下了濃重的一筆。安藝氏滅亡之後,元親違背了其父的教誨,攻滅了土佐統一的最後障礙——於長宗我部家有再造之恩的土佐國司一條家。
天正三年(1575),元親終於完成了土佐一國統一的宿願,此時元親時年三十七,自從長濱之戰元親初陣以來,為了領國統一,元親花費了十五年的時間。相對應的信長為尾張統一花費了九年,武田信虎為甲斐統一花費了二十五年。
元親四國制霸的下一個目標是攻略阿波,與此同時元親依靠自己妻子的兄長——齋藤內藏助利三,通過明智光秀與信長通好。1580年元親的長子彌三郎受信長一字拜領,接受了信親名乘的朱印狀,並獲賜信長贈予的左文字太刀和栗毛馬,長宗我部家與織田家的關係進入蜜月期。在與控制了畿內織田家結好之後,別無後顧之憂的長宗我部家開始向阿波進軍。長宗我部軍從岡豐城經過室戶岬,向海部城進軍。先前元龜二年(1572)元親的最小的弟弟島彌九郎親益因身患結核病,在向有馬地方的溫泉治療的途中,在海部郡的奈佐港停泊避風,結果座船被海部城主海部越前守宗壽率軍襲擊,主從三十餘人全部被殺。元親的阿波出陣也是以該事件為口實,作為悼念亡弟的復仇戰。首當其衝的海部城,自城主越前守宗壽以下所有守城軍討死。接下來,日和佐、牟歧、桑野、椿泊等地的小豪族紛紛向長宗我部的阿波征討軍降服,並向元親送上了人質。至此阿波南部的海部郡、那賀一帶置於元親支配之下。
另一方面,自從南北朝內亂以來阿波、讃岐、土佐的守護細川家的權力早以被其家臣三好氏所架空。三好氏是源自甲斐源氏的小笠原一族的支流,承久之亂之際,小笠原長清在阿波大西構築居館,領有三好郡,遂以地名為苗字,改姓三好。在元親發動阿波侵攻之時,三好家的當主是著名的暗弱之主三好長治,在天正五年(1577)初夏,長治被早有共謀的家老一宮長門守成祐和伊澤越前守在吉野川河口附近的別宮渡殺害。之後三好家一族,被過繼至讃岐豪族十河家的十河存保進入勝瑞城,繼承了長治的家督之位。對於長宗我部家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很值得悲哀的事情。與其兄三好長治不同,十河存保是被稱為“鬼十河”的名將,長宗我部家的土佐制霸的夢想在他手下遭到了最頑強的抵抗。天正六年二月,元親乘著阿波國內內亂的機會,向領內發出了一領具足出動的命令。但是此次的阿波侵攻,元親並未象上次那樣選擇從道路崎嶇的南阿波進軍,而是經過岡豐東北方的本山城,沿吉野川依次通過大杉、豐永、大步危、小步危等關口,一路北進,直逼西阿波的重鎮白地城。白地城名字的來源是由於該地一直是水量豐足的吉野川重要的舟船停泊地,最終由“泊地”轉化為“白地”。自古以來,白地城就是四國物資的集散地,可以說是四國的十字路口。
元親攻略此地的目的,不僅在於在三好家西面紮下前進的據點,並與南阿波軍團形成夾擊之勢;更主要是為日後的四國完全制霸建立樞紐。當時的白地城由三好長治的叔父大西覺義把守,大西眼見形勢不妙,連忙向長宗我部家投降,並將養子上野介作為人質送出。而後在十河進入勝瑞城之後,開始回復三好家在阿波的勢力,大西又背叛了元親,與存保聯合,最終被元親擊敗,逃往讃岐。之後元親以白地城為阿波攻略的據點,逐步攻取吉野川流域的各城,最終逼近了勝瑞城附近的中富川地方。十河存保眼見敵勢愈盛,只得向信長求援,他以長宗我部家在制霸四國之後將上洛挑戰織田家的霸權為藉口,勸說信長干涉。果不其然,信長向長宗我部家開出了嚴苛的條件:長宗我部家只能保有土佐和阿波南部的海部、那賀兩郡,將其他各城交還原先的城主。結果被元親拒絕,織田家與長宗我部家的關係開始惡化。最終信長曾打算組織四國征討軍,以武力壓服變得不聽話的長宗我部家,結果由於本能寺之變的突然發生,而使此事終止。因此還有一種說法指出,作為本能寺的事變的直接受益者,長宗我部家在本能寺之變的發生中曾有過動作,但是真偽無從得知。但是不管本能寺之變中長宗我部家是否有所動作,但是無疑長宗我部家從中受益不淺。沒有了織田大軍征伐後顧之憂的元親視此為攻略四國的最好時機,本能寺之變後的兩個月,也就是天正十年(1582)八月,元親向領內發布了全體動員令,動員了領內從十五歲到六十歲的男子,動員的總軍勢高達空前的二萬三千人。
目標只有一個,一戰擊滅長宗我部家統一四國道路上最難對付的敵人,驟然間失去強援的十河存保。相對應的,以十河存保為總大將的三好勢只有區區的五千餘騎,在數量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就這樣,戰國時期四國地方最大規模的激戰就在勝瑞城外的中富川附近展開。在元親的出色指揮下,總數高達兩萬有餘的長宗我部軍在渡河中,沒有拉下一騎。並藉此占取的優勢,向三好勢發動猛攻,雙方總數高達數千支的弓和鐵炮展開激烈的對射。最終長宗我部軍憑藉數量上的優勢獲得了勝利,敗退的三好軍在勝瑞籠城,鑒於形勢不利,最終棄城向十河存保的根據地讃岐十河城轉進,以求再戰的機會。此戰雙方總共戰死者大約為一千五百人,戰死率為5.36%。其中長宗我部軍自津野刑部、五百蔵佐渡守、黒岩掃部種直以下武士戰死二百七十六騎,雜兵戰死者三百八十四人,總計六百六十人,占總兵力二萬三千人的2.87%;而三好軍武士討死者共三百八十騎,雜兵討死計四百六十三人,總計八百四十三人,占總兵力五千人的16.86%。可以看出,此戰三好軍遭受了頗為慘重的損失,但是也可以看出一個事實:三好軍在此戰中決非一觸即潰,而是經過不懈的奮戰最終力屈而敗,並且使長宗我部軍遭受了與本方差不多的陣亡數字,要知道三好軍所面對的長宗我部軍的兵力幾是本方的五倍。此外總數高達兩萬有餘的長宗我部軍只討死三好軍八百餘人,這是否也說明了一點,在戰敗之後三好軍的敗退也是有組織的,決非潰敗?因為在古代戰爭中,追殺潰亂的敵軍的過程中所殺傷的數字往往要遠遠高於相持階段。對於力戰而敗的十河存保來說,是否可以說一句非戰之罪呢?
對於元親來說,他無疑是打敗了自己最難對付的敵手十河存保;對於長宗我部家來說,四國制霸也不再是夢想,其後的歷史也證明了中富川合戰是長宗我部家統一四國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戰役。但是放眼當時的天下大勢,幾乎取得半個日本的織田家雖然遭遇巨變,??平定四國的長宗我部家根本無從對抗,只能順從大勢,接受豐臣家屬下大名的地位。因此中富川之戰只是一場決定了四國境內勢力對比的大合戰,但是由於秀吉勢力的快速崛起,中富川合戰所決定的四國政治版圖很快就被重新書寫,說的直接一點,中富川之戰只是短暫的滿足了元親的軍事政治野心而已。這個結果對於野心勃勃的元親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苦澀的果實吧! 聯想元親晚年幾乎不可思憶的昏庸無謀,除去信親不幸戰死的刺激之外,大概主要就是由於他的政治野心被完全摧毀的緣故吧!長勝大人說得好:“象元親這樣有很大野心的人,是根本無法接受自己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化為烏有的事實。”也許晚年昏庸狂悖的元親看的最清楚的一點就是:決非自己無能,而是不應該和信長、秀吉出生在同一個年代。歷史的悲劇還有什麼能勝於此者呢?

返回:日本中古合戰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