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具足

日本戰國時代土佐大名長宗我部氏的兵役制度。

一領具足(いちりょうぐそく)

日本戰國史名詞。

日本戰國時代土佐大名長宗我部氏的兵役制度,是一種半農半兵的兵役制度、兵農合一的編制。平時農民從事生產生活時,都會準備有一領具足(盔甲),戰爭時用來裝備自己。而這些人其實就是半農半兵的低級武士。
具足(ぐそく)是指全副武裝的盔甲,一領(いちりょう)則是指一副盔甲的單位,兩個詞合起來就成為一領具足。
根據“長宗我部元親百個條”中的第24條:凡擁有三町以上的土地者,每一戶都必須準備一副盔甲,平時務農維生,戰時就必須穿上盔甲投入戰鬥。
此制度的好處是領主領民不需要長時間離開自己的居地,能夠兼顧自有的農務,維持領地內一定的農作產出,並以農務工作來鍛鏈身體,如此日後投入戰爭時也較有體能耐力,進而提升整體戰鬥力。
不過此制度也有缺點,即是兵士的受訓時間有限,農務只能鍛鏈個人體健、個人博戰力,但卻無法訓練群戰能力與默契,此外訓練、出征也必須考慮農耕期、農閒期、豐收、欠收等因素。相對的織田信長採行的是全職專任的兵制,不受農務影響隨時可出戰,此是織田軍常勝的原因之一,其他也包括善用進口自西方的種子島火槍等。

歷史

一領具足制是長宗我部國親參考家臣吉田孝賴的想法而發創,之後國親之子:長宗我部元親(ちょうそかべ もとちか)繼任,運用此制所培養出的精強實力而統一了四國,之后豐臣秀吉攻打四國,取得四國中的“阿波國”、“贊岐國”與“伊予國”並將“土佐國”讓給長宗我部元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