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中央音樂學院自1950年建院時就創設了“民族音樂研究所”,將此作為建設新型音樂學院的重要方針之一。中央音樂學院,建於1950年6月17日,其前身是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各具特色的幾所高等音樂院、系。1958年學院由天津遷至北京,坐落在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原清醇王府舊址(光緒皇帝出生地)。1960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高等學校,1999年被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是全國藝術院校中的一所國家重點高校和“211工程”建設學校。

簡介

中央音樂學院自1950年建院時就創設了“民族音樂研究所”,將此作為建設新型音樂學院的重要方針之一。
其後,學院研究機構先後更名為“創作研究部”(1977年),“音樂研究所”(1985年),其學術水平一直居全國領先地位,研究成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99年音樂研究所開始申報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和學院的直接關心和領導下,研究所進行了近兩年的全面的整改,於2001年9月通過審核,正式成立了“音樂學研究所”,成為全國藝術學科唯一的國家重點研究基地。

歷史回眸

中央音樂學院自1950年建院時就創設了“民族音樂研究所”,將此作為建設新型音樂學院的重要方針之一。其後,學院研究機構先後更名為“創作研究部”(1977年),“音樂研究所”(1985年),其學術水平一直居全國領先地位,研究成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99年音樂研究所開始申報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和學院的直接關心和領導下,我所進行了近兩年的全面的整改,於2001年9月通過審核,正式成立了“音樂學研究所”,成為全國藝術學科唯一的國家重點研究基地。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積累,幾代學者心血和努力,目前本所擁有由老、中、青三代幾十位學者組成的全國一流的音樂學科研隊伍,在音樂學諸多科研領域,如中西音樂史、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作曲技術理論與創作研究、音樂教育、音樂表演理論研究等領域,都有豐碩成果。

建所目標

音樂學研究所具有良好的學術傳統,在新的體制下又可以匯合全國各專業優秀的科研人材,結合比較優越的資料、信息及其它科研條件,加上目前比較清晰的改革思路及其落實,因此,在建所之初,我們就確立了"5箇中心"建所目標。分別是:全國一流的音樂學學術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信息中心、諮詢服務中心和人材培養中心。我們相信,音樂學研究所一定能夠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學院的全面幫助和全國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在不遠的將來實現這些目標。

研究中心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所每年規劃2個重大課題,由教育部主管部門審批立項,並向全國招標。通常規劃課題都是集體研究項目,可以吸納全國學術精英一道工作。規劃課題必須是能解決重大理論問題或實踐問題、對學科建設有重要意義的課題。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套用研,都提倡交叉研究、綜合研究,都必須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此外,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經過個人申請、學術委員會審批,我所可以接納已經在別處立項的課題,作為國家重點基地的課題。這種申報課題也應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我所還可以承接國際國內有關部門的各種研究項目。我所的科研水平必須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並在國際相同領域享有聲譽。

信息中心

我所與院圖書館共建音樂學信息庫,包括館藏中外書目、聲像資料目錄、各重要音樂學術刊物篇目、各學科專家檔案、各音樂學科動態等。

諮詢服務中心

信息庫的建立,一方面為駐所研究人員提供研究資料服務,一方面為全國音樂學界提供信息諮詢服務。此外,還可以約請專家回答諮詢者提出的各種音樂學科疑難問題。

人才培養中心

我所的人才培養採取多種方式,包括吸納中青年學術骨幹進基地研究;專家進基地研究同時帶研究生進行子課題研究;與各地聯合,廣泛開展合作項目研究,從而培養各類人才,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